本頁之翻譯:

大智度論辭典:施心第一

施心第一

【論】卷32〈序品 1〉:   菩薩行般若波羅蜜,智慧明利,能分別施福;施物雖同,福德多少隨心優劣。如舍利弗以一鉢飯上佛,佛即迴施狗而問舍利弗:「汝以飯施我,我以飯施狗,誰得福多?」舍利弗言:「如我解佛法義,佛施狗得福多。」舍利弗者,於一切人中智慧最上,而佛福田最為第一,不如佛施狗惡田得福極多。以是故,知大福從心生,不在田也。如舍利弗千萬億倍,不及佛心。

問曰:   如汝說福田妙故得福多,而舍利弗施佛不得大福? 答曰:   良田雖復得福多,而不如心;所以者何?心為內主,田是外事故。或時布施之福在於福田;如億耳阿羅漢,昔以一華施於佛塔,九十一劫人、天中受樂,餘福德力得阿羅漢。又如阿輸迦王小兒時,以土施佛;王閻浮提,起八萬塔,最後得道。施物至賤,小兒心簿,但以福田妙故,得大果報,當知大福從良田生。若大中之上,三事都具:心、物、福田,三事皆妙;如《般若波羅蜜》初品中說,佛以好華散十方佛。   復次,又如以般若波羅蜜心布施,無所著故,得大果報。   復次,為涅槃故施,亦得大報;以大悲心為度一切眾生故布施,亦得大報。   復次,大果報者,如是中說,生剎利家,乃至得佛者是。

【相關】供養在心 【屬於】施福增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