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如意足|四神足|欲勤心觀
【論】卷19〈序品 1〉: 攝心安隱於緣中,故名如意足。(中略) 行四正懃時,心小散故,以定攝心故,名如意足。譬如美食,少鹽則無味,得鹽則味足如意。又如人有二足,復得好馬好車,如意所至。行者如是得四念處實智慧,四正懃中正精進,精進故智慧增多,定力小弱,得四種定攝心故,智、定力等,所願皆得故,名如意足。
問曰: 四念處、四正懃中已有定,何以故不名如意足? 答曰: 彼雖有定,智慧、精進力多,定力弱故,行者不得如意願。 四種定者,欲為主得定;精進為主得定;定因緣生道,若有漏、若無漏。心為主得定;思惟為主得定;定因緣生道,若有漏、若無漏。 共善五眾,名為共如意。 欲主等四種定,名為性如意。
【論】卷48〈四念處品 19〉: 智慧火得正勤風,無所不燒。正勤若過,心則散亂,智火微弱;如火得風,過者或滅或微,不能燒照。是故須定以制過精進風,則可得定。定有四種:欲定、精進定、心定、思惟定。制四念處中過智慧,是時定慧道得精進故,所欲如意;後得如意事辦故,名「如意足」。「足」者,名如意因緣,亦名「分」。
【屬於】三十七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