囑累阿難
【論】卷100〈囑累品 90〉: 問曰: 阿難是聲聞人,何以以般若波羅蜜囑累,而不囑累彌勒等大菩薩? 答曰: 有人言:阿難常侍佛左右,供給所須,得聞持陀羅尼,一聞常不失。既是佛之從弟,又多知多識,名聞廣普,四眾所依,是能隨佛轉法輪第三師。佛知舍利弗壽短早滅度故不囑累。又阿難是六神通、三明、共解脫五百阿羅漢師,能如是多所利益,是故囑累。 彌勒等諸大菩薩,佛滅度後,各各分散,至隨所應度眾生國土——彌勒還兜率天上,毘摩羅鞊、文殊師利亦至所應度眾生處。佛又以是諸菩薩深知般若波羅蜜力,不須苦囑累。 阿難是聲聞人,隨小乘法,是故佛慇懃囑累。
問曰: 若爾者,《法華經》、諸餘方等經,何以囑累喜王諸菩薩等? 答曰: 有人言:是時,佛說甚深難信之法,聲聞人不在。又如《佛說不可思議解脫經》,五百阿羅漢雖在佛邊而不聞,或時得聞而不能用。是故囑累諸菩薩。
問曰: 更有何法甚深勝般若者,而以《般若》囑累阿難,而餘經囑累菩薩? 答曰: 般若波羅蜜非祕密法。而《法華》等諸經說阿羅漢受決作佛,大菩薩能受持用;譬如大藥師能以毒為藥。 復次,如先說,般若有二種:一者、共聲聞說;二者、但為十方住十地大菩薩說,非九住所聞,何況新發意者!復有九地所聞,乃至初地所聞,各各不同。般若波羅蜜總相是一,而深淺有異,是故囑累阿難無咎。
【相關】囑累般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