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日智慧勝二乘
【經】卷35〈習相應品 3〉: 「復次,舍利弗!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,出過一切聲聞、辟支佛上。」 舍利弗白佛言:「世尊!聲聞所有智慧——若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羅漢,辟支佛智慧,佛智慧,是諸眾智無有差別,不相違背,無生、性空。若法不相違背、無生、性空,是法無有別異;云何世尊言『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,出過聲聞、辟支佛上』?」
【論】 問曰: 上佛已說「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、辟支佛上」,今舍利弗何以故問? 答曰: 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,今但問佛及六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。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,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,皆是出三界、入三脫門、成三乘果慧,以是故說無有差別。 復次,如須陀洹以無漏智滅結得果,乃至佛亦如是;如須陀洹用二種解脫果——有為解脫、無為解脫,乃至佛亦如是;如佛入涅槃,須陀洹極遲不過七世。 皆同事、同緣、同行、同果報,以是故言「無相違背」。所以者何?不生、性空故。 (中略:智慧無生性空)
【經】卷35〈習相應品 3〉: 佛告舍利弗:「於汝意云何?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,心念:『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,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、度一切眾生』;諸聲聞、辟支佛智慧為有是事不?」 舍利弗言:「不也!世尊!」
【論】 今佛以反問論答舍利弗。以舍利弗智於事未悟,佛反問事端,令其得解。 菩薩度眾生智慧名為「道慧」。如後品中說:「薩婆若慧是聲聞辟支佛事,一切種智慧是諸佛事,道種慧是菩薩事。」 復次,八聖道分為實道;令眾生種種因緣入道,是名「道慧」。 令眾生住於道中,是為「利益」聲聞種、辟支佛種、佛種。 又復一切智慧無所不得,是名「一切種」。若有為、若無為,用一切種智知。 得佛道已,應度一切眾生、利益一切眾生,或大乘、或聲聞乘、或辟支佛乘;若不入三乘道,教修福德,受天上人中富樂;若不能修福,以今世利益之事——衣、食、臥具等;若復不得,當以慈悲心利益。是名「度一切眾生」。
問曰: 若佛知一切聲聞、辟支佛不能為眾生,何以故問? 答曰: 佛意如是,欲令舍利弗口自說「諸聲聞、辟支佛不如菩薩」,是故佛問。
舍利弗言:「不也!世尊!」 所以者何?聲聞、辟支佛雖有慈心,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,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 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,過聲聞、辟支佛上。 \{\{0045BD90.jpg\}\}
【相關】菩薩智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