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頁之翻譯:

zh:大智度論辭典:菩薩田_菩薩福田

菩萨田|菩萨福田

【经】卷36〈习相应品 3〉   舍利弗白佛言:“菩萨摩诃萨净毕施福不?”佛言:“不也!何以故?本以净毕故。”

【论】   以菩萨从初发心时,便为一切众生供养之上首。所以者何?以决定为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代受勤苦。   又利益无量阿僧祇众生,令得度脱,欲取一切诸佛法大智慧力故,能令世间即是涅槃。   如是种种因缘故言“本已净毕”。

【论】卷56〈顾视品 30〉: 问曰:   二乘已证实际,是一切众生福田,何以故不如初发意菩萨? 答曰:   以三事故不如:一者、用萨婆若心行般若;二者、常不离六波罗蜜等诸功德;三者、由是菩萨断三恶道、出生三乘,依二乘人不能断三恶道、出生三乘。 \{\{1CC14CED.jpg\}\}

【论】卷77〈梦中不证品 61〉:   “若菩萨能自行般若波罗蜜,亦能教化,是人于一切福田能到其边。”“福田”者,从须陀洹乃至佛。是菩萨能如所说般若波罗蜜履行,则得作佛;余福德善法,离般若波罗蜜故皆尽,般若波罗蜜不可尽故。   言“无有余福德如菩萨摩诃萨力势”者,是中自说因缘:菩萨行般若时,得诸法平等忍;得平等忍故,虽行空、亦能生四无量心。四无量心中,大悲是大乘之本,见众生就于死法,如囚受戮。诸菩萨能生六波罗蜜等,乃至一切种智,是故诸菩萨能生大悲。   是故是人虽未得无上道,已是一切众生之福田。   是故言“菩萨摩诃萨若欲不空食国中施者,当学般若波罗蜜”。   “不空食”名能报施主,能生道,能令施主之福无尽,乃至入涅槃。

【属于】福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