般舟三昧
【论】卷29〈序品 1〉: 如《般舟三昧》中说:“菩萨入是三昧,即见阿弥陀佛;便问其佛:‘何业因缘故,得生彼国?’佛即答言:‘善男子!以常修念佛三昧,忆念不废故,得生我国!’”
问曰: 何者是念佛三昧得生彼国?
答曰: 念佛者,念佛三十二相、八十随形好、金色身,身出光明遍满十方,如融阎浮檀金,其色明净;又如须弥山王在大海中,日光照时,其色发明。行者是时都无余色想,所谓山地树木等;但见虚空中诸佛身相,如真琉璃中赤金外现。亦如比丘入不净观,但见身体膖胀烂坏,乃至但见骨人;是骨人无有作者,亦无来去,以忆想故见。 菩萨摩诃萨入念佛三昧,悉见诸佛,亦复如是;以摄心故,心清净故。譬如有人庄严其身,照净水镜,无不悉见;此水镜中亦无形相,以明净故,见其身像。诸法从本以来,常自清净,菩萨以善修净心,随意悉见诸佛,问其所疑,佛答所问。 闻佛所说,心大欢喜;从三昧起,作是念言:“佛从何所来?我身亦不去。”即时便知:“诸佛无所从来,我亦无所去。”复作是念:“三界所有,皆心所作。”何以故?随心所念,悉皆得见;以心见佛,以心作佛;心即是佛,心即我身;心不自知,亦不自见。 若取心相,悉皆无智,心亦虚诳,皆从无明出。因是心相,即入诸法实相,所谓常空。 得如是三昧、智慧已,二行力故,随意所愿,不离诸佛;如金翅鸟王,二翅具足故,于虚空中自在所至。菩萨得是三昧、智慧力故,或今身随意供养诸佛,命终亦复值遇诸佛。
【属于】摩诃衍三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