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頁之翻譯:

zh:大智度論辭典:背捨勝處一切

背舍胜处一切

【论】卷21〈序品 1〉:   “净背舍身作证”者,不净中净观,如八胜处说。前八一切处观清净:地、水、火、风及青、黄、赤、白。观青色如青莲华,如金精山,如优摩伽华,如真青婆罗捺衣。观黄、赤、白,各随色亦复如是,总名“净背舍”。

问曰:   若总是净背舍,不应说一切处! 答曰:   背舍是初行者;胜处是中行;一切处是久行。   不净观有二种:一者、不净,二者、净。   不净观中:二背舍、四胜处。净观中:一背舍、四胜处、八一切处。 \{\{4E3D018B.jpg\}\}

  (中略)缘净故,名为“净背舍”。遍身受乐,故名为“身证”。得是心乐,背舍五欲,不复喜乐,是名“背舍”。   未漏尽故,中间或结使心生,随著净色。复懃精进,断此著故,如是净观从心想生。譬如幻主观所幻物,知从己出,心不生著,能不随所缘。是时“背舍”变名“胜处”。   于净观虽胜,未能广大,是时行者还取净相;用背舍力及胜处力故,取是净地相,渐渐遍满十方虚空;水、火、风亦尔。取青相,渐令广大,亦遍十方虚空;黄、赤、白亦如是。是时“胜处”复变为“一切处”。   是三事一义,转变有三名。

问曰:   是三背舍、八胜处、十一切处是实观?是得解观?   【见】得解观(中略)

  是三种法,皆行得。   胜处、一切处是有漏。初三背舍、第七、第八背舍是有漏;余残或有漏、或无漏。   初二背舍、初四胜处,初禅、二禅中摄。净背舍、后四胜处、八一切处,第四禅中摄。   二一切处即名说空处空处摄,识处识处摄。   前三背舍、八胜处、八一切处,皆缘欲界。后四背舍缘无色界及无漏法诸妙功德,在根本中,若无色根本不缘下地故。灭受想定,非心心数法故无缘。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,但缘无色四阴及无漏法。

【相关】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 【波罗蜜】唯禅名波罗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