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论】卷14〈序品 1〉:
问曰:
若舍恶行善,是为持戒,云何言“罪、不罪不可得”?
答曰:
非谓邪见、麁心言“不可得”也;若深入诸法相,行空三昧,慧眼观故,罪不可得;罪无故,不罪亦不可得。
复次,众生不可得故,杀罪亦不可得;罪不可得故,戒亦不可得。何以故?以有杀罪故,则有戒;若无杀罪,则亦无戒(中略)
复次,是五众深入观之,分别知空,如梦所见,如镜中像;若杀梦中所见及镜中像,无有杀罪。杀五阴空相众生,亦复如是。
复次,若人不乐罪、贪著无罪,是人见破戒罪人则轻慢,见持戒善人则爱敬;如是持戒,则是起罪因缘。
以是故言“于罪、不罪不可得故,应具足尸罗波罗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