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页面的其他翻译:

zh:大智度論辭典:無不定心

无不定心

【论】卷26〈序品 1〉:   “无不定心”者,“定”名一心不乱。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;如水波荡不得见面,如风中灯不得好照。以是故说佛无不定心。

问曰:   定名从未到地,乃至灭尽定;入此定中,不能起身业、口业。佛若常定、无不定心者,云何得游行诸国、具四威仪、为大众种种因缘譬喻说法?如是事,欲界系心及梵世不入定,可有是事! 答曰:   “无不定心”者,有种种义。“定”名常摄心善法中住;佛于诸法实相中定,不退失,是名无不定心。   复次,欲界中有定,入是定中可说法;以是故,阿毘昙中说欲界系四圣种、四念处、四正懃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无诤三昧、愿智、四无碍智,有如是等妙功德。佛入欲界中定故,名无不定心。诸声闻、辟支佛从定起,若入无记心、若入善、或退入垢心;佛从定起,入欲界定,初无散乱心时,以是故名无不定心。   复次,如声闻法,化人说法,化主不说;化主说,化人不说;佛则不尔,化人、化主俱能说法。定心亦应异:声闻入定则无说;佛在定亦能说法,亦能游行。如《密迹经》心密中说:“诸佛心常在定中,心亦应说法。”   复次,散乱心法,诸结使,疑、悔等,佛皆无。阿罗汉虽无四谛中疑,一切法中处处有疑;佛于一切法中常定无疑,无不定智慧故。   复次,声闻有诸烦恼习气故,有退法故散乱;佛于一切智处中智满故无乱。如瓶中水满,则无声无动。   复次,唯佛一人名不诳法,三坚固人中最上,苦乐心不异。一相异相、生灭相、断常相、来去相——如是等诸法相,皆是诳法,虚妄和合作法故。佛安立于诸法实相中故心无不定,无不定故心不异。   复次,五种不可思议法中,佛最不可思议。是十八不共法,是佛甚深藏,谁能思议者!以是故,佛无不定心,事必当尔。佛虽常入定,无觉观麁心,有不可思议智慧故,亦能说法。譬如天乐,随天所好,种种声应,是亦无心,亦无识法,以诸天福德因缘故有是。如天乐无心无识而能应物,何况佛有心而不说法!以是故,说佛无不定心。 \{\{1A85D567.jpg\}\}

【相关】定中说法 【属于】十八不共法

  • zh/大智度論辭典/無不定心.txt
  • 最后更改: 2025/07/03 10:34
  • 127.0.0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