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陀罗尼二十功德
【经】卷48〈四念处品 19〉: 若菩萨摩诃萨,是诸字门印阿字印,若闻、若受、若诵、若读、若持、若为他说,如是知当得二十功德。何等二十?得强识念,得惭愧,得坚固心,得经旨趣,得智慧,得乐说无碍,易得诸陀罗尼门,得无疑悔心,得闻善不憙、闻恶不怒,得不高不下住心得无增减,得善巧知众生语,得巧分别五众、十二入、十八界、十二因缘、四缘、四谛,得巧分别众生诸根利钝,得巧知他心,得巧分别日月岁节,得巧分别天耳通,得巧分别宿命通,得巧分别生死通,得能巧说是处非处,得巧知往来坐起等身威仪。
【论】 问曰: 知是陀罗尼门因缘者,应得无量无边功德,何以但说二十? 答曰: 佛亦能说诸余无量无边功德,但以废说般若波罗蜜故,但略说二十。 “得强识念”者,菩萨得是陀罗尼,常观诸字相,修习忆念故,得强识念。 “得惭愧”者,集诸善法,厌诸恶法故,生大惭愧。 “心得坚固”者,集诸福德、智慧故,心得坚固如金刚,乃至阿鼻地狱事,尚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何况余苦! “得经旨趣”者,知佛五种方便说法故,名为得经旨趣:一者、知作种种门说法;二者、知为何事故说;三者、知以方便故说;四者、知示理趣故说;五者、知以大悲心故说。 \{\{A30D0DC2.jpg\}\} “得智慧”者,菩萨因是陀罗尼,分别破散诸字,言语亦空,言语空故名亦空,名空故义亦空,得毕竟空,即是般若波罗蜜。 “智慧乐说”者,既得如是毕竟清净无碍智慧,以本愿、大悲心,度众生故乐说易。 “得陀罗尼”者,譬如破竹,初节既破,余者皆易;菩萨亦如是,得是文字陀罗尼,诸陀罗尼自然而得。 “无疑悔心”者,入诸法实相中,虽未得一切智慧,于一切深法中,无疑无悔。 “闻善不喜、闻恶不瞋”者,各各分别诸字,无赞叹,无毁呰故,闻善不喜,闻恶不瞋。 “不高不下”者,憎爱断故。 “善巧知众生语”者,得解一切众生言语三昧故。 “巧分别五众、十二入、十八界,十二因缘、四缘、四谛”者,五众等义如先说。 “巧分别众生诸根利钝”,“知他心”,“天耳”,“宿命”,“巧说是处非处”者,如十力中说。 “巧知往来坐起等”者,如〈阿鞞跋致品〉中所说。 “日月岁节”者,(中略)菩萨知日中分时,前分已过,后分未生,中分中无住处,无相可取,日分空无所有。到三十日时,二十九日已灭,云何和合成月?月无故,云何和合而为岁?以是故,佛言:“世间法如幻、如梦,但是诳心法。”菩萨能知世间日、月、岁和合,能知破散无所有,是名“巧分别”。
【相关】文字陀罗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