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頁之翻譯:

zh:大智度論辭典:布施果

布施果

【论】卷32〈序品 1〉: 问曰:   云何布施得生刹利家乃至得佛?

答曰:   若有人布施及持戒故,得人天中富贵。如有人至心布施、持戒故,生刹利家;刹利者,王及大臣。   若著于智慧经书而不恼众生布施、持戒故,生婆罗门家。   若布施、持戒减少,而乐著世乐,生居士大家;居士者,小人而巨富。   若布施、持戒,清净小胜,厌患家业,好乐听法,供养善人,生四天王处。所以者何?在彼有所须欲,心生皆得;常见此间贤圣善人,心生供养,以近修福处故。   若布施、持戒清净,供养父母及其所尊,心欲求胜,生三十三天。   若布施、持戒清净,而好学问,其心柔和,生夜摩天。   若布施、持戒清净,令二事转胜,好乐多闻,分别好丑,爱乐涅槃,心著功德,生兜率天。   若布施、深心持戒、多闻、好乐学问,自力生活,生化乐天。   若布施时,清净持戒转深,好乐多闻,自贵情多,不能自苦,从他求乐,生他化自在天。他所思惟,懃心方便,化作女色五欲,夺而自在。譬如庶民,苦身自业,强力夺之。

  复次,布施时,以愿因缘故生天上。如《经》说:“有人少行布施、持戒,不知禅定,是人闻有四天王天,心常志愿。佛言:‘是人命终生四天上,必有是处。’乃至他化自在天亦如是。”   复次,有人布施、持戒,修布施时,其心得乐,若施多乐亦多;如是思惟,舍五欲,除五盖,入初禅,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如是。四禅、四无色定义,如上说。   复次,有人布施佛及佛弟子,从其闻说道法;是人因此布施故,心得柔软,智慧明利,即生八圣道分,断三结,得须陀洹果,乃至佛道亦如是。因是布施闻其说法,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   复次,未离欲布施,生人中富贵,及六欲天中;若离欲心布施,生梵世天上乃至广果天;若离色心布施,生无色天中;离三界布施为涅槃故,得声闻道;布施时恶厌愦闹,好乐闲静,喜深智慧,得辟支佛;布施时起大悲心,欲度一切,为第一甚深毕竟清净智慧,得成佛道。

【相关】愿为福导施能得道 【属于】业报施福增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