妄语罪
【论】卷13〈序品 1〉: 问曰: 妄语有何等罪? 答曰: ⑴妄语之人,先自诳身,然后诳人;以实为虚,以虚为实,虚实颠倒,不受善法。譬如覆瓶,水不得入。 妄语之人,心无惭愧,闭塞天道、涅槃之门。观知此罪,是故不作。 ⑵复次,观知实语,其利甚广,实语之利,自从己出,甚为易得,是为一切出家人力。如是功德,居家、出家人,共有此利,善人之相。 ⑶复次,实语之人,其心端直;其心端直,易得免苦。譬如稠林曳木,直者易出。
问曰: 若妄语有如是罪,人何以故妄语? 答曰: 有人愚痴少智,遭事苦厄,妄语求脱;不知事发今世得罪,不知后世有大罪报。 复有人虽知妄语罪,悭贪、瞋恚、愚痴多故,而作妄语。 复有人虽不贪恚,而妄证人罪,心谓实尔,死堕地狱。如提婆达多弟子俱伽离,常求舍利弗、目揵连过失。(中略) 如是等心生疑谤,遂至决定,亦是妄语。妄语人,乃至佛语而不信受,受罪如是!以是故,不应妄语。 复次,如佛子罗睺罗,其年幼稚,未知慎口。
【论】卷13〈序品 1〉: 如佛说:“妄语有十罪,何等为十? “一者、口气臭;二者、善神远之,非人得便;三者、虽有实语,人不信受;四者、智人语议,常不参豫;五者、常被诽谤,丑恶之声,周闻天下;六者、人所不敬,虽有教敕,人不承用;七者、常多忧愁;八者、种诽谤业因缘;九者、身坏命终,当堕地狱;十者、若出为人,常被诽谤。”
【五戒】不妄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