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頁之翻譯:

zh:大智度論辭典:住般若取布施

住般若取布施

【经】卷81〈六度相摄品 68〉:   须菩提白佛言:“世尊!云何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檀波罗蜜?”   佛言:“菩萨住般若波罗蜜,内空、内空不可得,外空、外空不可得,内外空、内外空不可得,空空、空空不可得,乃至一切法空、一切法空不可得。菩萨住是十四空中,不得色相若空、若不空,不得受、想、行、识相若空、若不空,不得四念处若空、若不空,乃至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空、若不空,不得有为性无为性若空、若不空。是菩萨摩诃萨如是住般若波罗蜜中,有所布施,若饮食、衣服种种资生之具,观是布施空——何等空?施者、受者及财物空,不令悭著心生。何以故?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,从初发意乃至坐道场,无有妄想分别。如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,无悭著心;菩萨摩诃萨亦如是,行般若波罗蜜时,无悭著心。是菩萨所可尊者,般若波罗蜜。是为菩萨住般若波罗蜜取檀波罗蜜。”

【论】 问曰:   何以故说“菩萨如诸佛无贪著心”,此说有何义? 答曰:   佛断诸烦恼习不起,菩萨以般若力制令不起。今欲赞叹般若力故,结使虽未断,与佛断无异,令人知贵般若,般若力故。(中略)

  若得财物布施二种众生:若施佛,若施众生。以众生空故,其心平等,不贵著诸佛、不轻贱众生。若施贫贱人,轻贱故,福少;若施诸佛,贪著故,福不具足。若以金银宝物及施草木,以法空故,亦等无异。断诸分别一异等诸妄想,入不二法门布施,是名财施。   法施亦如是,不贪贵有智能受法者,不轻无智不解法者。所以者何?佛法无量,不可说、不可思议故。若说布施等浅法,及说十二因缘、空、无相、无作——空、无相、无作等诸甚深法,等无异。何以故?是法皆入寂灭不戏论法中故。   如是等名“般若生布施”。

  复次,是菩萨于十方三世诸佛及弟子所修三种功德随喜,皆与一切众生共之,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智慧力故,无所不施,能与众生福德分。   复有菩萨若布施时,生种种好心,拔出悭贪根本而行布施。慈心施故,灭诸瞋恚;见受者得乐,欢喜故,灭嫉妒心;恭敬心施受者故,破㤭慢;了了信知布施果报故,破疑及无明;不得与者、受者定实故,破有无等余邪见。观受者如佛,观物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相,观己身从本已来毕竟空。若如是布施,不虚诳故,直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   如是等相,名“般若波罗蜜生檀波罗蜜”。

【相关】十四空 【属于】住般若取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