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般若|不坏不随
【论】卷36〈习相应品 3〉: “习”者:随般若波罗蜜修习行观,不息不休,是名为“习”。
【经】卷91〈照明品 81〉: 舍利弗白佛言:“世尊!云何菩萨摩诃萨习般若波罗蜜?” 佛告舍利弗:“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,以方便力故,不坏色、不随色。何以故?是色性无故不坏、不随,乃至识亦如是。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,以方便力故,檀波罗蜜不坏、不随。何以故?檀波罗蜜性无故。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。”
【论】 舍利弗在会中,闻佛与须菩提说:“般若甚深果报,大有利益。”虽有利益,无决定性,云何可习? 佛答:“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,不坏色、不随色,如是名习般若波罗蜜。”菩萨初发心,为知实法故,常行般若波罗蜜;次第随其所宜,行布施等诸法。是故常说:“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,行布施等诸法。” 色不坏者,不言是色无常,不言是色空无所有,是名不坏色。 不随色者,不如眼见色取相生著。 复次,不说“是色若常、若无常、若苦、若乐等”,是名不随色。常、无常等皆非色实相。 复次,不说“是色根本从世性中来、若从微尘中来、从大自在天中来”,亦不说“从时来”,亦不说“自然生”,亦不说“无因无缘而强生”。 如是等名为不随、不坏。 此中佛自说因缘:“是色性无故,不随、不坏。”性无者,是色从一切四大和合,假名为色;是中无定一法名为色。如先“破色”中说。是色从因缘和合生故,即是无性;若无性,即是性空。若得是色相性空,即是习般若波罗蜜。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