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僧功德
【论】卷22〈序品 1〉: 复次,僧有无量戒、禅定、智慧等具足,其德不可测量。 如一富贵长者信乐僧,白僧执事:“我次第请僧于舍食。”日日次请,乃至沙弥,执事不听沙弥受请。 诸沙弥言:“以何意故不听沙弥?” 答言:“以檀越不喜请年少故。” 便说偈言: “须发白如雪, 齿落皮肉皱, 偻步形体羸, 乐请如是辈。” 诸沙弥等皆是大阿罗汉,如打师子头,欻然从坐起而说偈言: “檀越无智人, 见形不取德; 舍是少年相, 但取老瘦黑!” 上尊耆年相者,如佛说偈: “所谓长老相, 不必以年耆、 形瘦须发白, 空老内无德。 能舍罪福果, 精进行梵行, 已离一切法, 是名为长老。”
是时诸沙弥复作是念:“我等不应坐观此檀越品量僧好恶。”即复说偈: “赞叹呵骂中, 我等心虽一; 是人毁佛法, 不应不教诲! 当疾到其舍, 以法教语之, 我等不度者, 是则为弃物!” 即时诸沙弥自变其身皆成老年,须发白如雪,秀眉垂覆眼,皮皱如波浪,其脊曲如弓,两手负杖行,次第而受请;举身皆振掉,行止不自安,譬如白杨树,随风而动摇。
檀越见此辈,欢喜迎入坐,坐已须臾顷,还复年少形。 檀越惊怖言: “如是耆老相, 还变成少身; 如服还年药, 是事何由然?” 诸沙弥言: “汝莫生疑畏,我等非非人。汝欲平量僧,是事甚可伤! “我等相怜愍,故现如是化,汝当深识之,圣众不可量!如说: “‘譬如以蚊[口*(隹/乃)], 犹可测海底; 一切天与人, 无能量僧者。 僧以功德贵, 犹尚不分别; 而汝以年岁, 称量诸大德。 大小生于智, 不在于老少。 有智懃精进, 虽少而是老; 懈怠无智慧, 虽老而是少。’ “汝今平量僧,是则为大失!如欲以一指测知大海底,为智者之所笑!
“汝不闻佛说:‘四事虽小而不可轻?太子虽小,当为国王,是不可轻;蛇子虽小,毒能杀人,亦不可轻;小火虽微,能烧山野,又不可轻也;沙弥虽小,得圣神通,最不可轻!’ “又有四种人如庵罗果:生而似熟,熟而似生,生而似生,熟而似熟。佛弟子亦如是:有圣功德成就,而威仪、语言不似善人;有威仪、语言似善人,而圣功德不成就;有威仪、语言不似善人,圣功德未成就;有威仪、语言似善人,而圣功德成就。 “汝云何不念是言,而欲称量于僧?汝若欲毁僧,是则为自毁,汝为大失!已过事不可追,方来善心,除去诸疑悔,听我所说: “‘圣众不可量, 难以威仪知, 不可以族姓, 亦不以多闻, 亦不以威德, 又不以耆年, 亦不以严容, 复不以辩言。 圣众大海水, 功德故甚深。 “‘佛以百事赞是僧, 施之虽少得报多, 是第三宝声远闻, 以是故应供养僧。 不应分别是老少, 多知少闻及明暗; 如人观林不分别, 伊兰、瞻卜及萨罗。 汝欲念僧当如是, 不应以愚分别圣。 摩诃迦叶出家时, 纳衣价直十万金, 欲作乞人下贱服, 更求麁弊不能得。 圣众僧中亦如是, 求索最下小福田, 能报施者十万倍, 更求不如不可得。 “‘众僧大海水, 结戒为畔际。 若有破戒者, 终不在僧数; 譬如大海水, 不共死尸宿!’”
檀越闻是事,见是神通力,身惊毛竖,合掌白诸沙弥言: “诸圣人,我今忏悔!我是凡夫人,心常怀罪,我有少疑,今欲请问。” 而说偈言: “大德已过疑, 我今得遭遇, 若复不咨问, 则是愚中愚!”
(中略:佛僧平等)
尔时,檀越闻说是事,欢喜言:“我某甲从今日,若有入僧数中,若小若大,一心信敬,不敢分别! 诸沙弥言:“汝心信敬无上福田,不久当得道!何以故? “‘多闻及持戒, 智慧禅定者, 皆入僧数中, 如万川归海。 譬如众药草, 依止于雪山; 百谷诸草木, 皆依止于地; 一切诸善人, 皆在僧数中!’ “复次,汝等曾闻佛为长鬼神将军赞三善男子:‘阿泥卢陀、难提、迦翅弥罗不?’佛言:‘若一切世间天及人,一心念三善男子,长夜得无量利益。’以是事故,倍当信敬僧!是三人不名僧,佛说念三人有如是果报,何况一心清净念僧?是故檀越当任力念僧名! “如说偈: “‘是诸圣人众, 则为雄猛军, 摧灭魔王贼, 是伴至涅槃!’”
诸沙弥、为檀越种种说僧圣功德,檀越闻已,举家大小,皆见四谛,得须陀洹道。
【属于】念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