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际众生际
【经】卷90〈实际品 80〉: 须菩提白佛言:“世尊!若众生毕竟不可得,菩萨为谁故行般若波罗蜜?” 佛告须菩提:“菩萨为实际故行般若波罗蜜。须菩提!实际、众生际异者,菩萨不行般若波罗蜜。须菩提!实际、众生际不异,以是故,菩萨摩诃萨为利益众生故行般若波罗蜜。复次,须菩提!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,以不坏实际法,立众生于实际中。” 须菩提白佛言:“世尊!若实际即是众生际,菩萨则为建立实际于实际。世尊!若建立实际于实际,则为建立自性于自性。世尊!不得建立自性于自性。世尊!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,建立众生于实际?” 佛告须菩提:“实际不可建立于实际,自性不可建立于自性。须菩提!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,以方便力故,建立众生于实际;实际亦不异众生际,实际、众生际无二无别。”
【论】 须菩提意谓:菩萨为度众生故行般若波罗蜜。 佛意:众生假名虚诳,毕竟不可得;菩萨为一切实法故,行般若波罗蜜。实法即是实际。
问曰: 一切菩萨见众生苦恼,为度众生故发大悲心,今何以言为实际? 答曰: 初发意菩萨但为灭众生苦故发大悲心。苦者,所谓老、病、死等,及身心衰恼。 云何灭是苦?寻苦因缘,由生故,如佛十二因缘中说:“何因缘故有老、病、死?以有生故。”(中略)
复次,菩萨求无明体,即时是明,所谓诸法实相,名为实际。观诸法如幻如化,众生颠倒因缘故,起诸烦恼,作恶罪业,轮转五道,受生死苦。譬如蚕出丝自裹缚,入沸汤火炙。凡夫众生亦如是,初生时未有诸烦恼,后自生贪欲、瞋恚等诸烦恼;是烦恼因缘故,覆真智慧,转身受地狱火烧汤煮。菩萨知是法本末皆空,但众生颠倒错故受如是苦。菩萨于此众生起大悲心,欲破是颠倒故,求于实法,行般若波罗蜜,通达实际;种种因缘教化众生,令住实际。是故住实际无咎。 复次,经中说:“若众生与实际异,菩萨不应行般若波罗蜜。” 异者,实际是毕竟空,众生际是决定有;若尔者,应难:“若诸法实际相空,菩萨云何为众生故修是实际?”若众生毕竟空、实际定有,无众生则无所利益,为谁故行实际? 今众生际实不异实际,故行般若波罗蜜。欲觉悟狂惑颠倒凡夫故,行般若波罗蜜;令众生住实际中,而不坏实际。 是时,须菩提更问:“若众生际、实际不异,云何以实际著实际?”自性不应自性中住,如指端不能自触指端。 佛可其意,菩萨以方便故,建立众生于实际,如众生、实际不异,一亦不可得。若是一,则坏实际相。所以者何?得是一性故。菩萨知是二法不一不二,亦不不一、亦不不二,毕竟寂灭无戏论相。菩萨生大悲心,但欲拔出众生离于颠倒故,教化众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