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菩萨得禅波罗蜜
【论】卷17〈序品 1〉: 问曰: 阿罗汉、辟支佛俱不著味,何以不得禅波罗蜜?
答曰: 阿罗汉、辟支佛虽不著味,无大悲心故,不名禅波罗蜜,又复不能尽行诸禅。菩萨尽行诸禅,麁细、大小、深浅、内缘、外缘,一切尽行。以是故,菩萨心中名禅波罗蜜,余人但名禅 ⑴复次,外道、声闻、菩萨皆得禅定。而外道禅中有三种患:或味著,或邪见,或㤭慢;声闻禅中慈悲薄,于诸法中,不以利智贯达诸法实相,独善其身,断诸佛种;菩萨禅中无此事,欲集一切诸佛法故,于诸禅中不忘众生,乃至昆虫常加慈念。(中略:螺髻仙人) \{\{83FBB83C.jpg\}\} \{\{9BB02BF5.jpg\}\}
⑵复次,除菩萨,余人欲界心不得次第入禅。菩萨行禅波罗蜜,于欲界心次第入禅。何以故?菩萨世世修诸功德,结使心薄,心柔软故。 ⑶复次,余人得总相智慧能离欲,如无常观、苦观、不净观;菩萨于一切法中,能别相分别离欲。 如五百仙人飞行时,闻甄陀罗女歌声,心著狂醉,皆失神足,一时堕地。 如声闻闻紧陀罗王屯仑摩弹琴歌声,以诸法实相赞佛。是时,须弥山及诸树木皆动;大迦叶等诸大弟子,皆于座上不能自安。天须菩萨问大迦叶:“汝最耆年,行头陀第一,今何故不能制心自安?”大迦叶答曰:“我于人天诸欲,心不倾动,是菩萨无量功德报声,又复以智慧变化作声,所不能忍。若八方风起,不能令须弥山动;劫尽时毘蓝风至,吹须弥山令如腐草。”以是故,知菩萨于一切法中,别相观得离诸欲。诸余人等但得禅之名字,不得波罗蜜。 ⑷复次,余人知菩萨入出禅心,不能知住禅心所缘所到、知诸法深浅。阿罗汉、辟支佛尚不能知,何况余人?譬如象王渡水,入时出时,足迹可见;在水中时,不可得知。若得初禅,同得初禅人能知,而不能知菩萨入初禅。有人得二禅,观知得初禅心,了了知,不能知菩萨入初禅心;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亦如是。 ⑸复次,超越三昧中,从初禅起入第三禅,第三禅中起入虚空处,虚空处起入无所有处。二乘唯能超一,不能超二;菩萨自在超(中略) \{\{9B527441.jpg\}\} 【相关】声闻断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