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修羅
【論】卷10〈序品 1〉: 阿修羅惡心鬪諍而不破戒,大修施福,生在大海邊住,亦有城郭宮殿。 是阿修羅王名毘摩質多、婆梨、羅睺羅,如是等名阿修羅王。 如說: 一時,羅睺羅阿修羅王欲噉月
【論】卷30〈序品 1〉: 問曰: 阿修羅即為五道所攝。是阿修羅非天、非人,地獄苦多,畜生形異;如是應鬼道所攝。 答曰: 不然!阿修羅力與三十三天等。何以故?或為諸天所破,或時能破諸天。如經中說:「釋提桓因為阿修羅所破,四種兵眾入藕根孔以自藏翳。」受五欲樂,與天相似,為佛弟子。如是威力,何得餓鬼所攝!以是故應有六道。 復次,如阿修羅、甄陀羅、乾沓婆、鳩槃茶、夜叉、羅剎、浮陀等大神是天;阿修羅民眾,受樂小減諸天,威德變化,隨意所作,是故人疑言:「是修羅?非修羅?」「修羅」,秦言大也。說者言:「是阿修羅,非修羅。」阿修羅道初得名,餘者皆同一道。
問曰: 經說有五道,云何言六道? 答曰: 佛去久遠,經法流傳五百年後,多有別異,部部不同:或言五道,或言六道。若說五者,於佛經迴文說五;若說六者,於佛經迴文說六。又摩訶衍中,《法華經》說有六趣眾生。觀諸義旨,應有六道。 復次,分別善惡故有六道:善有上、中、下故,有三善道:天、人、阿修羅;惡有上、中、下故,地獄、畜生、餓鬼道。若不爾者,惡有三果報,而善有二果,是事相違;若有六道,於義無違。
問曰: 善法亦有三果:下者為人,中者為天,上者涅槃。 答曰: 是中不應說涅槃,但應分別眾生果報住處,涅槃非報故。善法有二種:一者、三十七品能至涅槃,二者、能生後世樂。今但說受身善法,不說至涅槃善法。世間善有三品:上分因緣故,天道果報;中分因緣故,人道果報;下分因緣故,阿修羅道果報。
問曰: 汝自說阿修羅與天等力,受樂與天不異,云何今說善下分為阿修羅果報? 答曰: 人中可得出家受戒,以至於道。阿修羅道結使覆心,得道甚難。諸天雖隨結使,心直信道;阿修羅眾,心多邪曲,不時近道。以是故,阿修羅雖與天相似,以其近道難故,故在人下。如龍王、金翅鳥,力勢雖大,亦能變化故,在畜生道中;阿修羅道亦如是。
問曰: 若龍王、金翅鳥,力勢雖大,猶為畜生道攝,阿修羅亦應餓鬼道攝,何以更作六道? 答曰: 是龍王、金翅鳥,雖復受樂,傍行形同畜生故,畜生道攝。地獄、餓鬼形雖似人,以其大苦故,不入人道。阿修羅力勢既大,形似人、天故,別立六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