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薩隨喜勝
【論】卷28〈序品 1〉: 問曰: 菩薩云何能以隨喜心過聲聞、辟支佛人以財布施上? 答曰: 聲聞、辟支佛行是布施,菩薩於傍見之,一心念隨喜,讚言:「善哉!」以此隨喜福德,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;為度一切眾生故,以此為得無量佛法故——以二種功德,過求聲聞、辟支佛人所行布施上。 復次,以諸法實相智慧心隨喜故,過求聲聞、辟支佛人布施上。 復次,菩薩以隨喜心,生福德果報,迴向供養三世十方諸佛,過聲聞、辟支佛布施上。譬如人以少物獻上國王,得報甚多;又如吹貝,用氣甚少,其音甚大。 復次,菩薩以隨喜功德,和合無量諸餘功德,乃至法滅亦不盡;譬如少水置大海中,窮劫乃盡。 持戒、三昧、智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亦如是。
問曰: 若諸佛次第有菩薩,菩薩次第有聲聞、辟支佛,今言「菩薩欲過求聲聞、辟支佛人布施」等,有何奇特? 答曰: 不以聲聞、辟支佛布施、持戒等福德比菩薩功德,但以隨喜心能勝,何況菩薩自行功德! 求聲聞、辟支佛人,懃身作功德疲勞;菩薩默然隨喜,智慧力、福德過其上。譬如工匠,但以智心指授而去,執斤斧者疲苦終日;計功受賞,匠者三倍。又如征伐,鬪者冒死,主將受功。
問曰: 若隨喜心故勝於布施、持戒者,何以但說「菩薩隨喜勝」? 答曰: 凡夫人煩惱覆心、吾我未斷、著世間樂,云何能勝求聲聞、辟支佛者? 聲聞、辟支佛利雖勝鈍,同在聲聞地故不說。
【經】卷61〈隨喜迴向品 39〉: 聲聞、辟支佛及一切眾生布施、持戒、修定、隨喜,為自調、為自淨、為自度故,所謂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,空、無相、無作;菩薩隨喜福德,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持是功德,為調一切眾生、為淨一切眾生、為度一切眾生故起。」
【論】 是中說勝因緣:「是二乘福德,皆為自調、自淨、自度。」持戒者,是自調;修禪者,是自淨;智慧者,是自度。 復次,自調者,正語、正業、正命;自淨者,正念、正定;自度者,正見、正思惟、正方便。 復次,布施因緣故自調,持戒因緣故自淨,修定因緣故自度。 修定者,是無漏法近因緣;無漏者,所謂三十七品、三解脫門等。布施、持戒,遠故不解。 菩薩隨喜福德,雖無勤勞,為度一切眾生故勝。
問曰: 實不度一切眾生,何以言「度一切眾生故勝」? 答曰: 諸佛菩薩功德力能度一切眾生,但以眾生無和合因緣故;譬如大火常有燒力,但以薪不近,故不得燒,近則能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