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解脫
【經】卷3〈序品 1〉: 心得好解脫,慧得好解脫。
【論】 問曰: 何以說「心得好解脫,慧得好解脫」? 答曰: 外道離欲人,一處一道心得解脫,非於一切障法得解脫。以是故,阿羅漢名「心得好解脫,慧得好解脫」。
復次,諸阿羅漢二道心得解脫:見諦道,思惟道;以是故名「心得好解脫」。學人心雖得解脫,非好解脫。何以故?有殘結使故。
復次,諸外道等助道法不滿,若行一功德,若行二功德,求道不能得。如人但布施求清淨;如人祀天,言能脫憂衰,能得常樂國中生;亦更有言八清淨道:「一、自覺,二、聞,三、讀經,四、畏內苦,五、畏大眾生苦,六、畏天苦,七、得好師,八、大布施;但說第八名清淨道。」 復次,有外道但布施、持戒說清淨,有但布施、禪定說清淨,有但布施、求智慧說清淨。 如是等種種道不具足,若無功德,若少功德說清淨。是人雖一處心得解脫,不名好解脫,涅槃道不滿足故。如偈說: 「無功德人不能渡, 生老病死之大海; 少功德人亦不渡, 善行道法佛所說。」(中略)
問曰: 若一切三界煩惱離故,心得解脫,何以故佛言「染愛離,心得解脫」? 答曰: 愛能繫閉心,有大力,以是故說;不說餘煩惱。愛斷餘則斷。 復次,若人言王來,知必有將從;染愛亦如是。又如捉巾一頭,餘則盡隨;愛染亦如是,愛斷則知餘煩惱皆已斷。 復次,諸結使皆屬愛、見:屬愛煩惱覆心;屬見煩惱覆慧。如是愛離故,屬愛結使亦離,得心解脫。如是無明離故,屬見結使亦離,得慧解脫。
復次,是五千阿羅漢,應不退法,得無生智,以是故言「心得好解脫,慧得好解脫」,不退故。退法阿羅漢得時解脫,如劬提迦等,雖得解脫,非好解脫,以退法故。
【相關】一究竟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