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经】卷37〈习相应品 3〉: 是故,舍利弗!是空相应,名为第一相应。” “舍利弗!空行菩萨摩诃萨不堕声闻、辟支佛地,能净佛土,成就众生,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舍利弗!诸相应中,般若波罗蜜相应为最第一,最尊、最胜、最妙,为无有上!何以故?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相应,所谓空、无相、无作,当知是菩萨如受记无异,若近受记。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如是相应者,能为无量阿僧祇众生作益厚。是菩萨摩诃萨亦不作是念:‘我与般若波罗蜜相应,诸佛当授我记,我当近受记,我当净佛土,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当转法轮。’何以故?是菩萨摩诃萨不见有法出法性,亦不见有法行般若波罗蜜,亦不见有法诸佛授记,亦不见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何以故?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,不生我相、众生相,乃至知者、见者相。何以故?众生毕竟不生不灭故,众生无有生无有灭;若法无有生相灭相,云何是法当行般若波罗蜜?如是,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不见众生故,为行般若波罗蜜;众生不受故、众生空故、众生不可得故、众生离故,为行般若波罗蜜。舍利弗!菩萨摩诃萨于诸相应中为最第一相应,所谓空相应,是空相应胜余相应。
【论】 问曰: 何以名为第一相应? 答曰: 空是十方诸佛深奥之藏,唯一涅槃门,更无余门能破诸邪见戏论;是相应不可坏、不可破,是故名为第一。(中略)
问曰: 先说“空相应”,今说“般若波罗蜜相应”,后说“无相、无作相应”,有何差别? 答曰: 有二种空:一者、般若空,二者、非般若空。先言“空相应”,听者疑谓“一切空”,故说是“般若波罗蜜空”。 \{\{5E907893.jpg\}\} 复有人疑:“但言空第一,无相、无作非第一耶?”是故说:“空、无相、无作相应,亦是第一。”何以故?空则是无相,若无相则是无作,如是为一,名字为别。
最上故言“尊”;破有故言“胜”;得是相应不复乐余,是为“最妙”。如一切众生中,佛为无上;一切法中,涅槃无上;一切有为法中,善法习相应为“无上”。 余义如〈赞般若品〉中说。(中略)
问曰: 何等法出法性? 答曰: 此中佛说,所谓行般若波罗蜜者。行般若波罗蜜者即是菩萨;“知者、见者”,即是众生。法性中,众生变为法性;以是故菩萨自不生高心,不从众生求恩分,不见诸佛与受记。如菩萨空,佛亦如是;如行者空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亦空。 何以故?佛自说:“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,不生众生相,乃至知者、见者相。”菩萨行般若波罗蜜,尚不生法相,何况众生相! 何以故?佛自说因缘:“是众生毕竟不生,不生故不灭。”若法不生不灭,即是法性相,法性即是般若波罗蜜,云何般若波罗蜜行般若波罗蜜?
菩萨“不受众生”者,不受神,但有虚妄计我。“众生空”者,众生法无所有故。“众生不可得”者,以实智求索不可得故。“众生离”者,一切法自相离故。一切离自相者,如火离热相等,如“相空”中广说。 “第一相应,胜余相应”,如上说。 \{\{B5D67F4C.jpg\}\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