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众生可度

【论】卷51〈胜出品 22〉:   复次,若众生实有者,佛不应令众生入涅槃,永拔其根,此过于杀一身,有如是大咎。以众生颠倒心见我故,佛欲破其颠倒,说言涅槃,无众生可灭,故无咎。

【论】卷64〈无作实相品 43〉:   此中佛说众生空因缘,所谓十方如恒河沙诸佛以神通力为众生无量劫说法,一一佛度无量阿僧祇众生入涅槃,假令如是,于众生无所减少。若实有众生,实有减少者,诸佛应有减众生罪。若众生实空,和合因缘有假名众生故,无有定相,是故尔所佛度众生实无减少。若不度亦不增。是故诸佛无减众生咎!是故说:“菩萨欲度众生,为欲度虚空。”

【经】卷91〈照明品 81〉:   舍利弗白佛言:“世尊!是菩萨摩诃萨心旷大!无有法可得若一相、若异相、若别相,而能如是大誓庄严。用是庄严故,不生欲界、不生色界、不生无色界,不见有为性、不见无为性,而于三界中度脱众生,亦不得众生。何以故?众生不缚不解;众生不缚不解故,无垢无净;无垢无净故,无分别五道;无分别五道故,无业无烦恼;无业无烦恼故,亦不应有果报、以是果报故生三界中。”   佛告舍利弗:“如是!如是!如汝所言。若众生先有后无,诸佛、菩萨则有过罪。诸法五道生死亦如是,若先有后无,诸佛、菩萨则有过罪。舍利弗!今有佛、无佛,诸法相常住不异,是法相中尚无我、无众生、无寿命,乃至无知者、无见者,何况当有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!若无是法,云何当有五道往来,拔出众生处?

【论】   从久远以来,烦恼颠倒皆是虚诳不实,是故名无缚;缚无故亦无解。缚即是垢,解即是净。无净无垢故,无六道分别;不分别六道故,无罪福业;罪福业无故,无烦恼能起罪福业者;不起罪福业,亦不应有果报。如是诸法毕竟空中而作大庄严,是为希有!譬如人虚空中种树,树叶花果,多所利益。   佛可舍利弗意。   舍利弗难是空故,佛亦答、亦可——以其说空故可,以其难空故答,所谓:“舍利弗!若众生及诸法先有今无,诸佛贤圣有过罪。”过罪者,所谓令众生入无余涅槃,永灭色等一切法;入空中皆无所有,以断灭众生及一切法,故有过罪。   舍利弗!众生及一切法先来无,若有佛、无佛,常住不异,是诸法实相;是故无六道生死,亦无众生可拔出。

【菩萨】度一切众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