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不生不名法

【经】卷55〈散华品 29〉:   须菩提心念:“是诸天子所散华,天上未曾见如是华比。是华是化华,非树生华,是诸天子所散华,从心树生,非树生华。”   释提桓因知须菩提心所念,语须菩提言:“大德!是华非生华,亦非意树生。”   须菩提语释提桓因言:“㤭尸迦!汝言‘是华非生华,亦非意树生’。㤭尸迦!是若非生法,不名为华。”   须菩提言:“㤭尸迦!非但是华不生,色亦不生,若不生,是不名为色。受、想、行;识亦不生,若不生,是不名为识。六入、六识、六触、六触因缘生诸受亦如是。檀波罗蜜不生,若不生,是不名檀波罗蜜;乃至般若波罗蜜不生,若不生,是不名般若波罗蜜。内空不生,若不生,是不名内空;乃至无法有法空不生,若不生,是不名无法有法空。四念处不生,若不生,是不名四念处。乃至十八不共法不生,若不生,是不名十八不共法。乃至一切种智不生,若不生,是不名一切种智。”

【论】   须菩提即时分别,知非实华。   释提桓因知须菩提觉是化华,语须菩提言:“大德!是华非生华。”“非生华”者,言:“是华无生、空、无所出。”   须菩提说是般若波罗蜜,诸法无生、空寂,故以无生华供养。   “意树”者,诸天随意所念则得。以要言之,天树随意所欲,应念则至,故言“意树”。

  释提桓因难须菩提故言:“是华无生,何以言是华不从树生?”   须菩提反质言:“若不生,何以名华?”不生法中无所分别——所谓是华、是非华。   是时释提桓因心伏而问:“但是华无生,诸法亦无生?”   须菩提答:“非但是华不生,色亦不生。”   何以故?若一法空,则一切法皆空;若行者于一法中了了决定知空,则一切法中皆亦明了。若五众不生,则非五众相。乃至一切种智亦如是。   五众从因缘和合生,无有定性,但有假名。   “假名实相”者,所谓五众如、法性、实际。   须菩提所说,不违此理;何以故?圣人知名字是俗谛、实相是第一义谛;有所说者随凡夫人,第一义谛中无彼此、亦无诤。乃至一切种智亦如是。   众生空乃至知者、见者空故,须陀洹但有假名,乃至佛亦如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