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论】卷20〈序品 1〉: 法空者,诸法自相空。如佛告须菩提:“色、色相空,受、想、行、识,识相空。”
问曰: 众生空,法不空,是可信;法自相空,是不可信。何以故?若法自相空,则无生无灭;无生无灭故,无罪无福;无罪无福故,何用学道? 答曰: 有法空故有罪福,若无法空,不应有罪福。何以故?若诸法实有自性,则无可坏。性相不从因缘生,若从因缘生,便是作法;若法性是作法,则可破。若言法性可作可破,是事不然!性名不作法,不待因缘有。诸法自性有,自性有则无生者,性先有故。若无生则无灭,生灭无故无罪福,无罪福故,何用学道?若众生有真性者,则无能害、无能利,自性定故。如是等人,则不知恩义,破业果报。法空中亦无法空相,汝得法空,心著故,而生是难。是法空,诸佛以怜愍心,为断爱结、除邪见故说。 复次,诸法实相能灭诸苦,是诸圣人真实行处。若是法空有性者,说一切法空时,云何亦自空?若无法空性,汝何所难?
【论】卷25〈序品 1〉: 问曰: 如般若波罗蜜中说五众乃至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十八不共法皆空,今云何分别说其相? 答曰: 佛法中不可得空,于诸法无所碍;因是不可得空,说一切佛法、十二部经。譬如虚空无所有,而一切物皆依以长成。 复次,是十力、四无所畏,不以取相著心分别故,但为度众生,知众生从是因缘得解脱。譬如药草,但为差病,不为求药草相。如《中论》中说: “若信诸法空, 是则顺于理; 若不信法空, 一切皆违失。 若以无是空, 无所应造作, 未作已有业, 不作有作者。 如是诸法相, 谁能思量者? 唯有净直心, 所说无依止, 离于有无见, 心自然内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