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论】卷12〈序品 1〉: 问曰: 何以识无我? 一切人各于自身中生计我,不于他身中生我;若自身中无我,而妄见为我者,他身中无我,亦应于他身而妄见为我。 复次,若内无我,色、识念念生灭,云何分别知是色青、黄、赤、白? 复次,若无我,今现在人识,渐渐生灭,身命断时亦尽,诸行罪福,谁随谁受?谁受苦乐?谁解脱者? 如是种种因缘故知有我。
答曰: 此俱有难! 若于他身生计我者,复当言“何以不自身中生计我”? 复次,五众因缘生故空无我,从无明因缘生二十身见,是我见自于五阴相续生。以从此五众缘生故,即计此五众为我,不在他身,以其习故。 复次,若有神者,可有彼我。汝神有无未了,而问彼我!其犹人问兔角,答似马角。马角若实有,可以证兔角;马角犹尚未了,而欲以证兔角。 复次,自于身生我故,便自谓有神。汝言“神遍”,亦应计他身为我。以是故,不应言“自身中生计我心,于他身不生,故知有神”。 复次,有人于他物中我心生,如外道坐禅人,用地一切入观时,见地则是我,我则是地,水、火、风、空,亦如是。颠倒故,于他身中亦计我。 复次,有时于他身生我。(中略)是为有时他身亦计为我。不可以有彼此故谓有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