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论】卷28〈序品 1〉: 复次,三三昧:空空三昧、无相无相三昧、无作无作三昧。复有三三昧:有觉有观、无觉有观、无觉无观。
【论】卷23〈序品 1〉 问曰: 三昧相应心数法乃至二十,何以故但说觉、观? 答曰: 是觉观娆乱三昧,以是故说。是二事虽善,而是三昧贼,难可舍离。 有人言:心有觉观者无三昧,以是故,佛说有觉有观三昧,但不牢固;觉观力小微,是时可得有三昧。是觉观能生三昧,亦能坏三昧;譬如风能生雨,亦能坏雨。三种善觉观,能生初禅;得初禅时发大欢喜,觉观故心散还失。以是故但说觉、观。
【论】卷5〈序品 1〉: 三三昧:空、无作、无相。 有人言:“观五阴无我、无我所,是名为空;住是空三昧,不为后世故起三毒,是名无作;缘离十相故:五尘、男、女、生、住、灭故,是名无相。”
有人言:“住是三昧中,知一切诸法实相,所谓毕竟空,是名空三昧。 “知是空已无作。云何无作?不观诸法若空若不空、若有若无等。如佛说《法句》中偈: “‘见有则恐怖, 见无亦恐怖, 是故不著有, 亦复不著无。’” 是名无作三昧。 “云何无相三昧?一切法无有相,一切法不受不著,是名无相三昧。如偈说: “‘言语已息, 心行亦灭, 不生不灭, 如涅槃相。’”
复次,十八空,是名空三昧;种种(丹注云:五道生有、本有、死有、中有、业)有中心不求,是名无作三昧;一切诸相破坏不忆念,是名无相三昧。 \{\{6C191EEF.jpg\}\}
【经】卷88〈四摄品 78〉: “云何为三三昧?空三昧门,无相、无作三昧门。云何为空三昧?以空行、无我行摄心,是名空三昧。云何为无相三昧?以寂灭行、离行摄心,是为无相三昧。云何为无作三昧?无常行、苦行摄心,是为无作三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