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論】卷38〈往生品 4〉:
問曰:
無有死生因緣。何以故?人死歸滅,滅有三種:一者、火燒為灰,二者、虫食為糞,三者、終歸於土。今但見其滅,不見更有出者受於後身!以不見故,則知為無!
答曰:
若汝謂「身滅便無」者,云何有眾生先世所習憂喜怖畏等?如小兒生時,或啼或笑,先習憂喜故,今無人教而憂喜續生。又如犢子生知趣乳;猪羊之屬,其生未幾,便知有牝牡之合。
子同父母,好醜貧富,聰明闇鈍,各各不同;若無先世因緣者,不應有異!如是等種種因緣,知有後世。
又汝先言「不見別有去」者,人身中非獨眼根能見,身中六情各有所知:有法可聞、可嗅、可味、可觸、可知者;可聞法尚不可見,何況可知者!有生有死法,亦可見、亦可知;汝肉眼故不見,天眼者了了能見。如見人從一房出,入一房;捨此身至後身,亦如是。若肉眼能見者,何用求天眼?若爾者,天眼、肉眼,愚聖無異;汝以畜生同見,何能見後世?
可知者,如人死生雖無來去者,而煩惱不盡故,於身情意相續,更生身情意;身情意造業,亦不至後世,而從是因緣更生,受後世果報。譬如乳中著毒,乳變為酪,酪變為酥;乳非酪、酥,酪、酥非乳,乳、酪雖變而皆有毒。此身亦如是,今世五眾因緣故,更生後世五眾,行業相續不異故,而受果報。又如冬木,雖未有花葉果實,得時節會,則次第而出。
如是因緣,故知有死生。
復次,現世有知宿命者,如人行,疲極睡臥,覺已,憶所經由。
又一切聖人內外經書,皆說後世。
復次,現世不善法,動發過重,生瞋恚、嫉妬、疑悔內惱故,身則枯悴,顏色不悅。惡不善法,受害如是,何況起身業、口業!若生善法,淨信業因緣,心清淨,得如實智慧,心則歡悅,身得輕軟,顏色和適。以有苦樂因緣故,有善不善;今定有善不善故,當知必有後世。但眾生肉眼不見,智慧薄故而生邪疑,雖修福事,所作淺薄。譬如藥師為王療病,王密為起宅,而藥師不知;既歸見之,乃悔不加意盡力治王。
復次,聖人說今現在事實可信故,說後世事亦皆可信;如人夜行嶮道,導師授手,知可信故,則便隨逐。
比智及聖人語,可知定有後世。汝以肉眼重罪、比智薄故,又無天眼,既自無智,又不信聖人語,云何得知後世?

復次,佛法中諸法
畢竟空,而亦不斷滅;生死雖相續,亦不是常;無量阿僧祇劫業因緣雖過去,亦能生果報而不滅;是為微妙難知。
\n【相關】
五道展轉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