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論】卷51〈含受品 23〉:
三世等,等者空:摩訶衍、摩訶衍自空;菩薩、菩薩自空。是三世中三世相空空義,如先說。
此中佛自說空因緣,所謂:「空、空相,非一、非二、非三、非四、非五等,不異、不合、不散,無有分別。」是故三世等空相無所有故,是等亦空。
菩薩能如是解諸法三世等,不以無始世來為疲厭,不以未來世無邊故為難,是為菩薩三世等名摩訶衍。
是摩訶衍中等相不可得,不等相亦不可得。得是三世等三昧,破是不等相。不等相待故有等,不等畢竟無故等亦無。
欲、不欲,乃至三界、度三界,是相待法,亦如是。此中佛自說:「是諸法皆從因緣和合故無自性,自性無故空。」
復次,過去色、過去色相空,未來、現在亦如是。如色,餘四眾亦如是。所以者何?空中空相不可得,何況空中有三世五眾相!
菩薩觀五眾空,斷貪欲,入道行,所謂檀波羅蜜等,亦如是五眾三世中不可得。三世等故,等即是空,是等中檀波羅蜜不可得。
問曰:
何以故三世及三世等中檀波羅蜜不可得?
答曰:
諸法等中無三世,等等中等相亦不可得,何況三世!六波羅蜜,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。
復次,三世中,凡夫相不可得,聲聞乃至佛亦不可得,以眾生空故。菩薩住般若波羅蜜,能如是學三世等空,集諸善功德,便具足一切種智。佛說:「菩薩能如是三世等中住,則能勝出一切世間及諸天、人、阿修羅。」
\n【相關】
三世如、法性、實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