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病少惱

【論】卷10〈序品 1〉: 問曰:   何以問「少病、少惱不」? 答曰:   有二種病:一者外因緣病,二者內因緣病。   外者,寒熱、飢渴、兵刃、刀杖,墜落、塠壓,如是等種種外患,名為惱。   內者,飲食不節,臥起無常,四百四病,如是等種種,名為內病。   如此二病,有身皆苦,是故問「少惱、少患不」。

問曰:   何以不問「無惱、無病」,而問「少惱、少患」? 答曰:   聖人實知「身為苦本,無不病時」。何以故?是四大合而為身,地、水、火、風,性不相宜,各各相害。譬如疽瘡,無不痛時,若以藥塗,可得少差而不可愈;人身亦如是,常病常治,治故得活,不治則死。以是故,不得問「無惱、無病」。   外患,常有風、雨、寒、熱為惱故。復有身四威儀:坐、臥、行、住,久坐則極惱,久臥、久住、久行皆惱。以是故問「少惱、少患」。

【相關】病苦 【屬於】問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