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際眾生際
【經】卷90〈實際品 80〉: 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!若眾生畢竟不可得,菩薩為誰故行般若波羅蜜?」 佛告須菩提:「菩薩為實際故行般若波羅蜜。須菩提!實際、眾生際異者,菩薩不行般若波羅蜜。須菩提!實際、眾生際不異,以是故,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行般若波羅蜜。復次,須菩提!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,以不壞實際法,立眾生於實際中。」 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!若實際即是眾生際,菩薩則為建立實際於實際。世尊!若建立實際於實際,則為建立自性於自性。世尊!不得建立自性於自性。世尊!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,建立眾生於實際?」 佛告須菩提:「實際不可建立於實際,自性不可建立於自性。須菩提!今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,以方便力故,建立眾生於實際;實際亦不異眾生際,實際、眾生際無二無別。」
【論】 須菩提意謂:菩薩為度眾生故行般若波羅蜜。 佛意:眾生假名虛誑,畢竟不可得;菩薩為一切實法故,行般若波羅蜜。實法即是實際。
問曰: 一切菩薩見眾生苦惱,為度眾生故發大悲心,今何以言為實際? 答曰: 初發意菩薩但為滅眾生苦故發大悲心。苦者,所謂老、病、死等,及身心衰惱。 云何滅是苦?尋苦因緣,由生故,如佛十二因緣中說:「何因緣故有老、病、死?以有生故。」(中略)
復次,菩薩求無明體,即時是明,所謂諸法實相,名為實際。觀諸法如幻如化,眾生顛倒因緣故,起諸煩惱,作惡罪業,輪轉五道,受生死苦。譬如蠶出絲自裹縛,入沸湯火炙。凡夫眾生亦如是,初生時未有諸煩惱,後自生貪欲、瞋恚等諸煩惱;是煩惱因緣故,覆真智慧,轉身受地獄火燒湯煮。菩薩知是法本末皆空,但眾生顛倒錯故受如是苦。菩薩於此眾生起大悲心,欲破是顛倒故,求於實法,行般若波羅蜜,通達實際;種種因緣教化眾生,令住實際。是故住實際無咎。 復次,經中說:「若眾生與實際異,菩薩不應行般若波羅蜜。」 異者,實際是畢竟空,眾生際是決定有;若爾者,應難:「若諸法實際相空,菩薩云何為眾生故修是實際?」若眾生畢竟空、實際定有,無眾生則無所利益,為誰故行實際? 今眾生際實不異實際,故行般若波羅蜜。欲覺悟狂惑顛倒凡夫故,行般若波羅蜜;令眾生住實際中,而不壞實際。 是時,須菩提更問:「若眾生際、實際不異,云何以實際著實際?」自性不應自性中住,如指端不能自觸指端。 佛可其意,菩薩以方便故,建立眾生於實際,如眾生、實際不異,一亦不可得。若是一,則壞實際相。所以者何?得是一性故。菩薩知是二法不一不二,亦不不一、亦不不二,畢竟寂滅無戲論相。菩薩生大悲心,但欲拔出眾生離於顛倒故,教化眾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