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頁之翻譯:

大智度論辭典:無為空

無為空

【論】卷31〈序品 1〉:   無為法名無因緣,常不生不滅、如虛空。(中略)

  復次,離有為則無無為。所以者何?有為法實相即是無為,無為相者則非有為,但為眾生顛倒故分別說。有為相者,生、滅、住、異;無為相者,不生、不滅、不住、不異,是為入佛法之初門。若無為法有相者,則是有為。   有為法,生相者則是集諦,滅相者則是盡諦。若不集則不作,若不作則不滅,是名無為法如實相。若得是諸法實相,則不復墮生、滅、住、異相中;是時不見有為法與無為法合,不見無為法與有為法合,於有為法、無為法不取相,是為無為法。所以者何?若分別有為法、無為法,則於有為、無為而有礙。若斷諸憶想分別、滅諸緣,以無緣實智,不墮生數中,則得安隱常樂涅槃。

問曰:   前五空皆別說,今有為、無為空,何以合說? 答曰:   有為、無為法相待而有,若除有為則無無為,若除無為則無有為。是二法攝一切法。行者觀有為法無常、苦、空等過,知無為法所益處廣,是故二事合說。

問曰:   有為法因緣和合生,無自性故空,此則可爾;無為法非因緣生法,無破無壞,常若虛空,云何空? 答曰:   如先說,若除有為則無無為,有為實相即是無為。如有為空,無為亦空,以二事不異故。   復次,有人聞有為法過罪,而著無為法;以著故,生諸結使。如阿毘曇中說:「八十九有為法緣,六無為法緣,三當分別:欲界繫,盡諦所斷無明使,或有為緣,或無為緣。何者有為緣?盡諦所斷有為法緣使相應無明使。何者無為緣?盡諦所斷有為法緣使不相應無明使。色、無色界無明亦如是。」以此結使故,能起不善業,不善業故墮三惡道,是故言「無為法空」。

  無為法緣使:疑、邪見、無明。疑者,於涅槃法中,有耶?無耶?邪見者,若生心言:「定無涅槃。」是邪、疑相應無明及獨無明合為無明使。

問曰:   若云無為法空,與邪見何異? 答曰:   邪見人不信涅槃,然後生心言:「定無涅槃法。」無為空者,破取涅槃相,是為異。   復次,若人捨有為著無為,以著故,無為即成有為。以是故,雖破無為而非邪見。

【四空】無法無法相空 【對比】有為空 【屬於】十八空十四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