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念處

【論】卷19〈序品 1〉:
  是諸法,念隨順智慧緣中止住,是時名念處。(中略)

問曰:
  何等是四念處?
答曰:
  身念處法念處,是為四念處。(中略)

  觀四法四種:觀身不淨,觀受是苦,觀心無常,觀法無我。
  是四法雖各有四種,身應多觀不淨,受多觀苦,心多觀無常,法多觀無我。何以故?凡夫人未入道時,是四法中,邪行起四顛倒:諸不淨法中淨顛倒,苦中樂顛倒,無常中常顛倒,無我中我顛倒。破是四顛倒故,說是四念處;破淨倒故說身念處;破樂倒故說受念處;破常倒故說心念處;破我倒故說法念處。以是故說四,不少不多。

  是四念處有三種:性念處、共念處、緣念處。(中略)
  如是等義,〈千難〉中廣說。
\n【論】卷36〈習相應品 3〉:
  此五眾,四念處中廣說。所以者何?身念處說色眾,受念處說受眾,心念處說識眾,法念處說想眾、行眾。
\n【論】卷48〈四念處品 19〉:
  四正勤、四如意足,雖各各別位,皆在四念處中。慧多故,名「四念處」;精進多故,名「四正勤」;定多故,名「四如意足」。

問曰:
  若爾者,何以不說「智處」而說「念處」?
答曰:
  初習行時,未及有智;念為初門,常念其事,是智慧隨念故,以「念」為名。
  四念處實體是智慧;所以者何?觀內外身,即是智慧。念持智慧在緣中,不令散亂,故名念處。
\n【相關】四加行\n【菩薩】菩薩四念處\n【屬於】三十七品
  • 大智度論辭典/四念處.txt
  • 上一次變更: 2025/06/30 11:47
  • 127.0.0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