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眾無如來
【論】卷55〈散華品 29〉:
是五眾非如來,離五眾非如來,五眾不在如來中,如來不在五眾中,如來亦不有五眾。
五眾生滅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相故,非是如來;若是如來者,如來亦應是生滅。
復次,五眾是五法,如來是一,云何「五法作一」?若五即是一,一亦應即是五。若爾者,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一切亂壞!
如是種種因緣故,五眾非如來。
若離五眾有如來者,如來應無見、無聞,無知、無識,亦不覺苦樂。所以者何?知覺等是五眾法故。
問曰:
如來用眼、耳、智慧等能知見者,有何咎?
答曰:
能見是眼,非是如來。若如來非見相用眼能見者,未取色時,云何知用是眼?亦可用耳見!
問曰:
如來用智慧分別能知,眼是能見,餘不能見,以是故用眼,不取餘根!
答曰:
知亦如眼過,知是五眾,非是如來。若用知知眼,復用何事能知此知?
問曰:
如來用知知眼,以眼知色,若欲知如來,以何得知?若以如來知如來,是則無窮!
答曰:
知相知中住;如來若知,即是知相;若是知相,則是無常;若無常者,則無後世!
復次,離五眾有如來者,如來應是常,如虛空相不應變異受苦受樂,亦應無縛無解,有如是等過罪。
破異故,五眾不在如來,如來不在五眾,亦非如來有五眾。
問曰:
應以五眾因緣故有如來;若無五眾,則無如來!
答曰:
若以五眾因緣有如來者,則如來無自性;若無自性,何得從他性生?
於五眾中,五種求如來不可得,是故無如來。
但以戲論故,說有如來;以斷戲論故,無如來如來是不生不滅法,云何當以戲論求於如來?若以戲論求如來者,則不見如來。若當都無如來,則墮邪見!是故,若以有、無戲論求如來,是則不然!
\n【相關】如來不合不散,二諦說佛,五眾無我\n【譬喻】拳相\n【三假】受假
是五眾非如來,離五眾非如來,五眾不在如來中,如來不在五眾中,如來亦不有五眾。
五眾生滅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相故,非是如來;若是如來者,如來亦應是生滅。
復次,五眾是五法,如來是一,云何「五法作一」?若五即是一,一亦應即是五。若爾者,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一切亂壞!
如是種種因緣故,五眾非如來。
若離五眾有如來者,如來應無見、無聞,無知、無識,亦不覺苦樂。所以者何?知覺等是五眾法故。
問曰:
如來用眼、耳、智慧等能知見者,有何咎?
答曰:
能見是眼,非是如來。若如來非見相用眼能見者,未取色時,云何知用是眼?亦可用耳見!
問曰:
如來用智慧分別能知,眼是能見,餘不能見,以是故用眼,不取餘根!
答曰:
知亦如眼過,知是五眾,非是如來。若用知知眼,復用何事能知此知?
問曰:
如來用知知眼,以眼知色,若欲知如來,以何得知?若以如來知如來,是則無窮!
答曰:
知相知中住;如來若知,即是知相;若是知相,則是無常;若無常者,則無後世!
復次,離五眾有如來者,如來應是常,如虛空相不應變異受苦受樂,亦應無縛無解,有如是等過罪。
破異故,五眾不在如來,如來不在五眾,亦非如來有五眾。
問曰:
應以五眾因緣故有如來;若無五眾,則無如來!
答曰:
若以五眾因緣有如來者,則如來無自性;若無自性,何得從他性生?
於五眾中,五種求如來不可得,是故無如來。
但以戲論故,說有如來;以斷戲論故,無如來如來是不生不滅法,云何當以戲論求於如來?若以戲論求如來者,則不見如來。若當都無如來,則墮邪見!是故,若以有、無戲論求如來,是則不然!
\n【相關】如來不合不散,二諦說佛,五眾無我\n【譬喻】拳相\n【三假】受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