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佛
【論】卷7〈序品 1〉: 「請」有二種: 一者、佛初成道,菩薩夜三、晝三六時禮請;偏袒右肩,合掌言:「十方佛土無量諸佛初成道時,未轉法輪;我某甲請一切諸佛,為眾生轉法輪,度脫一切。」 二者、諸佛欲捨無量壽命入涅槃時,菩薩亦夜三時、晝三時,偏袒右肩,合掌言:「十方佛土無量諸佛;我某甲請令久住世間,無央數劫,度脫一切,利益眾生。」 是名「能請無量諸佛」。
問曰: 諸佛之法,法應說法廣度眾生,請與不請法自應爾,何以須請?若於自前面請諸佛則可,今十方無量佛土諸佛亦不自見,云何可請? 答曰: 諸佛雖必應說法,不待人請,請者亦應得福。如大國王雖多美饍,有人請者必得恩福,錄其心故。又如慈心念諸眾生令得快樂,眾生雖無所得,念者大得其福;請佛說法,亦復如是。 復次,有諸佛無人請者,便入涅槃而不說法。如《法華經》中多寶世尊,無人請故便入涅槃。後化佛身及七寶塔,證說《法華經》故,一時出現。亦如須扇多佛,弟子本行未熟,便捨入涅槃,留化佛一劫以度眾生。今是釋迦文尼佛,得道後五十七日寂不說法;自言:「我法甚深,難解難知!一切眾生縛著世法,無能解者;不如默然入涅槃樂。」是時,諸菩薩及釋提桓因、梵天王諸天合掌敬禮,請佛為諸眾生初轉法輪。佛時默然受請,後到波羅奈鹿林中轉法輪。如是,云何言請無所益? 復次,佛法等觀眾生,無貴無賤,無輕無重;有人請者,為其請故便為說法。雖眾生不面請佛,佛常見其心亦聞彼請;假令諸佛不聞不見,請佛亦有福德,何況佛悉聞見而無所益?
問曰: 既知請佛有益,何以正以二事請? 答曰: 餘不須請,此二事要必須請;若不請而說,有外道輩言:「體道常定,何以著法,多言多事?」以是故,須請而說。若有人言:「若知諸法相,不應貪壽,久住世間而不早入涅槃。」以是故須請。若不請而說,人當謂佛愛著於法;欲令人知,以是故,要待人請而轉法輪。諸外道輩自著於法,若請、若不請而自為人說;佛於諸法不著不愛,為憐愍眾生故,有請佛說者佛便為說,諸佛不以無請而初轉法輪。如偈說: 「諸佛說何實, 何者是不實, 實之與不實, 二事不可得。 如是真實相, 不戲於諸法; 憐愍眾生故, 方便轉法輪。」
復次,佛若無請而自說法者,是為自顯自執法,應必答十四難。今諸天請佛說法,但為斷老病死無戲論處,是故不答十四難無咎。以是因緣故,須請而轉法輪。 復次,佛在人中生,用大人法故,雖有大悲,不請不說;若不請而說,外道所譏。以是故,初要須請。又復外道宗事梵天,梵天自請,則外道心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