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頁面舊版反向連結回到頁頂 本頁是唯讀的,您可以看到原始碼,但不能更動它。您如果覺得它不應被鎖上,請詢問管理員。 ====== 無不定心 ====== 【論】卷26〈序品 1〉: 「無不定心」者,「定」名一心不亂。亂心中不能得見實事;如水波蕩不得見面,如風中燈不得好照。以是故說佛無不定心。 問曰: 定名從未到地,乃至滅盡定;入此定中,不能起身業、口業。佛若常定、無不定心者,云何得遊行諸國、具四威儀、為大眾種種因緣譬喻說法?如是事,欲界繫心及梵世不入定,可有是事! 答曰: 「無不定心」者,有種種義。「定」名常攝心善法中住;佛於諸法實相中定,不退失,是名無不定心。 復次,欲界中有定,入是定中可說法;以是故,阿毘曇中說欲界繫四聖種、四念處、四正懃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無諍三昧、願智、四無礙智,有如是等妙功德。佛入欲界中定故,名無不定心。諸聲聞、辟支佛從定起,若入無記心、若入善、或退入垢心;佛從定起,入欲界定,初無散亂心時,以是故名無不定心。 復次,如聲聞法,化人說法,化主不說;化主說,化人不說;佛則不爾,化人、化主俱能說法。定心亦應異:聲聞入定則無說;佛在定亦能說法,亦能遊行。如《密迹經》心密中說:「諸佛心常在定中,心亦應說法。」 復次,散亂心法,諸結使,疑、悔等,佛皆無。阿羅漢雖無四諦中疑,一切法中處處有疑;佛於一切法中常定無疑,無不定智慧故。 復次,聲聞有諸煩惱習氣故,有退法故散亂;佛於一切智處中智滿故無亂。如瓶中水滿,則無聲無動。 復次,唯佛一人名不誑法,三堅固人中最上,苦樂心不異。一相異相、生滅相、斷常相、來去相——如是等諸法相,皆是誑法,虛妄和合作法故。佛安立於諸法實相中故心無不定,無不定故心不異。 復次,五種不可思議法中,佛最不可思議。是十八不共法,是佛甚深藏,誰能思議者!以是故,佛無不定心,事必當爾。佛雖常入定,無覺觀麁心,有不可思議智慧故,亦能說法。譬如天樂,隨天所好,種種聲應,是亦無心,亦無識法,以諸天福德因緣故有是。如天樂無心無識而能應物,何況佛有心而不說法!以是故,說佛無不定心。 \{\{1A85D567.jpg\}\} 【相關】[[定中說法]] 【屬於】[[十八不共法]] 大智度論辭典/無不定心.txt 上一次變更: 2025/07/02 11:47由 127.0.0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