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殊菩薩|文殊尸利

【論】卷10〈序品 1〉:   如說《諸佛要集經》中:   文殊尸利欲見佛集,不能得到。諸佛各還本處,文殊尸利到諸佛集處,有一女人近彼佛坐入三昧,文殊尸利入,禮佛足已,白佛言:「云何此女人得近佛坐而我不得?」   佛告文殊尸利:「汝覺此女人,令從三昧起,汝自問之。」文殊尸利即彈指覺之而不可覺,以大聲喚亦不可覺,捉手牽亦不可覺,又以神足動三千大千世界猶亦不覺。   文殊尸利白佛言:「世尊!我不能令覺。」   是時,佛放大光明照下方世界,是中有一菩薩名棄諸蓋,即時從下方出,來到佛所,頭面禮佛足,一面立。   佛告棄諸蓋菩薩:「汝覺此女人!」即時彈指,此女從三昧起。   文殊尸利白佛言:「以何因緣,我動三千大千世界不能令此女起,棄諸蓋菩薩一彈指,便從三昧起?」   佛告文殊尸利:「汝因此女人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,是女人因棄諸蓋菩薩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。以是故,汝不能令覺。汝於諸佛三昧中功德未滿。是諸菩薩三昧中得自在,佛三昧中少多入,而未得自在故耳。」

【論】卷10〈序品 1〉:   文殊尸利分身變化入五道中,或作聲聞,或作緣覺,或作佛身,如《首楞嚴三昧經》中說「文殊師利菩薩,過去世作龍種尊佛」,「七十二億世作辟支迦佛」,是可言可說。

【論】卷15〈序品 1〉:   如《毘摩羅鞊經》中,法住菩薩說:「生、滅為二,不生、不滅是不二入法門。」乃至文殊尸利說:「無聞、無見,一切心滅,無說、無語,是不二入法門。」毘摩羅鞊默然無言,諸菩薩讚言:「善哉!善哉!是真不二入法門。」

【論】卷32〈序品 1〉:   復次,諸菩薩無量無盡功德成就,以一食供養十方諸佛及僧,皆悉充足,而亦不盡;譬如涌泉出而不竭。如文殊尸利以一鉢歡喜丸供養八萬四千僧,皆悉充足,而亦不盡。

【論】卷34〈序品 1〉:   又如餘國土人壽命一劫,若佛壽百歲,於彼裁無一日,眾生則起輕慢,不肯受教;彼則以一劫為實佛,以此為變化化。如《首楞嚴經》說:「神通遍照佛,壽七百千阿僧祇劫。佛告文殊尸利:『彼佛則是我身。』彼佛亦言:『釋迦文佛則是我身。』」

【論】卷38〈往生品 4〉:   復次,雖是大菩薩,於佛猶小;譬如大聚火,雖有能照,於日則不現。如《放鉢經》中,彌勒菩薩語文殊尸利:「如我後身作佛,如恒河沙等文殊尸利,不知我舉足下足事!」以是故,雖在十住,猶應修行。

【論】卷100〈囑累品 90〉:   復次,有人言:如摩訶迦葉將諸比丘在耆闍崛山中集三藏,佛滅度後,文殊尸利、彌勒諸大菩薩亦將阿難集是摩訶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