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論】卷14〈序品 1〉:
羼提,秦言忍辱。
忍辱有二種:生忍,法忍。菩薩行生忍,得無量福德;行法忍,得無量智慧。福德、智慧二事具足故,得如所願;譬如人有目、有足,隨意能到。
\{\{ACADB28C.jpg\}\}
菩薩若遇惡口罵詈,若刀杖所加,思惟知罪、福業因緣諸法,內、外畢竟空,無我、無我所,以三法印印諸法故,力雖能報,不生惡心,不起惡口業;爾時,心數法生,名為忍。得是忍法故,忍智牢固;譬如畫彩,得膠則堅著。
【論】卷15〈序品 1〉:
忍諸恭敬、供養眾生,及諸瞋惱、婬欲之人,是名生忍。忍其供養、恭敬法,及瞋惱、婬欲法,是為法忍。
【阿毘曇】分別忍辱
【波羅蜜】忍辱波羅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