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無礙智|四無礙解|四無礙辯
【論】卷25〈序品 1〉: 「四無礙智」者:義無礙智、法無礙智、辭無礙智、樂說無礙智。(中略)
第一、第四無礙智,在九地中;第二、第三無礙智,在欲界及梵天上。 第二、第三無礙:世智;第一:十智,第四:九智;是無礙三種:上、中、下;上諸佛,中大菩薩,下大阿羅漢。
問曰: 力、無所畏、無礙,皆是智慧。內有力,外無所畏則具足,何以復說無礙? 答曰: 力、無畏已分別。有人雖無所畏,在大眾中說法而有礙,以是故,說四無礙智。得是無礙智莊嚴四無所畏;四無所畏莊嚴十力。 復次,說無所畏,或有疑者言:「云何一人於大眾中得無所畏?」佛以前有十力,後有四無礙智,是故在大眾中說法無所畏。 如是等,分別四無礙智。
【經】卷88〈四攝品 78〉: 「云何為四無礙智?一者、義無礙智;二者、法無礙智;三者、辭無礙智;四者、樂說無礙智。云何為義無礙智?緣義智慧,是為義無礙智。云何為法無礙智?緣法智慧,是為法無礙智。云何為辭無礙智?緣辭智慧,是為辭無礙智。云何為樂說無礙智?緣樂說智慧,是為樂說無礙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