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頁之翻譯:

大智度論辭典:十力四無所畏

十力四無所畏

【論】卷25〈序品 1〉: 問曰:   十力皆名智,四無所畏亦是智,有何等異? 答曰:   ⑴廣說佛諸功德是力;略說是無畏。   ⑵復次,能有所作是力;無所疑難是無畏。   ⑶智慧集故名力;散諸無明故名無畏。   ⑷集諸善法故名力;滅諸不善法故名無畏。   ⑸自有智慧故名力;無能壞者故名無畏。   ⑹智慧猛健是力;堪受問難是無畏。   ⑺集諸智慧是名力;智慧外用是無畏。譬如轉輪聖王七寶成就是力;得是七寶已,周四天下無不降伏,是名無畏。又如良醫,善知藥方是名力;合和諸藥與人,是名無畏。   ⑻自利益是名力;利益他是無畏。   ⑼自除煩惱是名力;除他煩惱是無畏。   ⑽無能沮壞是名力;不難、不退是無畏。   ⑾自成己善是名力;能成他善是無畏。   ⑿巧便智是名力;用巧智是無畏。   ⒀一切智、一切種智是名力;一切智、一切種智顯發是無畏。   ⒁十八不共法是名力;十八不共法顯發於外是無畏。   ⒂遍通達法性是名力;若有種種問難,不復思惟,即時能答是無畏。   ⒃得佛眼是名力;佛眼見已,可度者為說法是無畏。   ⒄得三無礙智是名力;得應辯無礙是無畏。   ⒅無礙智是名力;樂說無礙智是無畏。   ⒆一切智自在是名力;種種譬喻、種種因緣、莊嚴語言說法是無畏。   ⒇破魔眾是名力;破諸外道論議師是無畏。   如是等種種因緣,分別力、無畏。(中略)

問曰:   佛十力中有無所畏不?若有無所畏,不應但言四;若有所畏,云何言無畏成就? 答曰:   一智在十處,名為佛成就十力;如一人知十事,隨事受名。是十力四處出用,是無所畏:是處不是處力、漏盡力,即是初、二無畏;八力雖廣說,是第三、第四無畏。以是故,十力中雖有無畏,別說亦無失。 \{\{9C9CFDAD.jpg\}\} (中略) 問曰:   聲聞法說十力四無所畏如是,摩訶衍分別十力、四無所畏復云何? 答曰:   是十力、四無所畏中,盡知、遍知,是摩訶衍中說十力、四無所畏。

問曰:   聲聞法中亦說盡知、遍知,云何言摩訶衍中說盡知、遍知? 答曰:   諸論議師說佛盡知、遍知,非佛自說;今說摩訶衍中十力、四無所畏故,佛自說:「我盡知、遍知。」   復次,為聲聞人說十力、四無所畏,合說四諦、十二因緣等諸聲聞法,皆為到涅槃;今說摩訶衍中十力、四無所畏,合大悲、諸法實相不生不滅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