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頁之翻譯:

大智度論辭典:內外身

內外身

【論】卷19〈序品 1〉: 問曰:   何等為內身?何等為外身?如內身、外身皆已攝盡,何以復說內外身觀?

答曰:   ⑴內名自身,外名他身。   ⑵自身有二種:一者、身內不淨,二者、身外皮、毛、爪、髮等。   ⑶復次,行者觀死屍膖、脹、爛、壞,取是相,自觀身亦如是相,如是事我未離此法。死屍是外身,行者身是內身。如行者或時見端政女人心著,即時觀其身不淨,是為外;自知我身亦爾,是為內。   ⑷復次,眼等五情為內身,色等五塵為外身;四大為內身,四大造色為外身;覺苦樂處為內身,不覺苦樂處為外身;自身及眼等諸根,是為內身;妻子、財寶、田宅、所用之物,是為外身。所以者何?一切色法,盡是身念處故。

  行者求是內身,有淨、常、樂、我?審悉求之,都不可得,如先說觀法。   內觀不得,外或當有耶?何以故?外物是一切眾生著處。外身觀時,亦不可得。   復作是念:「我內觀不得,外或有耶?」外觀亦復不得,自念:「我或誤錯,今當總觀內外。」觀內、觀外,是為別相;一時俱觀,是為總相。   總觀、別觀,了不可得,所觀已竟。

【相關】不淨觀 【屬於】四念處內外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