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論】卷31〈序品 1〉:
行者作是念:「若樂即是苦,誰受是苦?」念已則知心受。然後觀心為實、為虛?觀心無常,生、住、滅相;苦受心,樂受心,不苦不樂受心,各各異念。覺樂心滅,而苦心生;苦心爾所時住,住已還滅,次生不苦不樂心;知爾所時不苦不樂心住,住已還滅,滅已還生樂心。三受無常,故心亦無常。
復次,知染心、無染心,瞋心、無瞋心,癡心、不癡心,散心、攝心,縛心、解脫心,如是等心,各各異相故,知心無常,無一定心常住。
受苦、受樂等心,從和合因緣生;因緣離散,心亦隨滅。
如是等觀內心、外心、內外心無常相。
【相關】內外心
【屬於】四念處內外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