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眾次第
【論】卷36〈習相應品 3〉:
問曰:
是中說五眾有何次第?
答曰:
行者初習觀法,先觀麁法,知身不淨、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等,身患如是。眾生所以著此身者,以能生樂故,諦觀此樂,有無量苦常隨逐之,此樂亦無常、空、無我等。六塵中有無量苦,眾生何因緣生著?以眾生取相故著。如人身一種偏有所著,能沒命隨死取相。
受苦樂,發動生思等諸行。
心行發動時,識知離苦得樂方便,是為識。
復次,眾生五欲因緣,故受苦樂;取相因緣,故深著是樂;以深著樂故,或起三毒、若三善根,是名為行;識為其主,受用上事。五欲即是色,色是根本,故初說色眾;餘次第有名。
餘入、界諸法等皆由五眾次第有。
唯法入、法界中增無為法。
四諦中增智緣滅。
入、界,乃至有為、無為法如上說。
問曰:
是中說五眾有何次第?
答曰:
行者初習觀法,先觀麁法,知身不淨、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等,身患如是。眾生所以著此身者,以能生樂故,諦觀此樂,有無量苦常隨逐之,此樂亦無常、空、無我等。六塵中有無量苦,眾生何因緣生著?以眾生取相故著。如人身一種偏有所著,能沒命隨死取相。
受苦樂,發動生思等諸行。
心行發動時,識知離苦得樂方便,是為識。
復次,眾生五欲因緣,故受苦樂;取相因緣,故深著是樂;以深著樂故,或起三毒、若三善根,是名為行;識為其主,受用上事。五欲即是色,色是根本,故初說色眾;餘次第有名。
餘入、界諸法等皆由五眾次第有。
唯法入、法界中增無為法。
四諦中增智緣滅。
入、界,乃至有為、無為法如上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