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智度論辭典:一切法等

一切法等

【論】卷95〈平等品 86〉:
  須菩提白佛言:「若諸法無所有性,何等是平等?」
  佛答:「若離有性、無性,假名為『平等』」。若菩薩不說一切法有——不說一切法性,不說一切法相等顯示;亦不說無法——無法性,無法相等顯示;亦不說離是二邊更有平等相,一切處不取平等相;亦不言無是平等。不妨行諸善法,是名「諸法平等」。
  復次,「諸法平等」者,所謂出過一切法。

問曰:
  先處處說:諸法即是平等相,平等即是諸法實,名異而義同;色如,非色、非離色。今何以說「平等出過一切法」?
答曰:
  一切法有二種:一者、色等諸法體;二者、色等法中行——凡夫邪行,賢聖正行。此中說「平等」,於凡夫行中出,不言「色等中出」。

  復次,平等無能行、無能到;於是須菩提驚問:「佛亦不能行、不能到?」須菩提謂:是法雖甚深微妙難行,是事佛應當得!
  佛答:「從須陀洹乃至佛,皆無能行、無能到。」佛意:三世十方佛,不能行、不能到,何況一佛!平等性自爾故。

  須菩提復問:「佛於一切法中行力自在,佛無礙智慧,無處不到,云何言不能行、不能到?」
  佛答:「若佛與平等異,應有是難——『何以不能行、不能到?』今凡夫平等、須陀洹平等、佛平等,皆一平等,無二無分別。」
  是凡夫乃至佛,自性不能自性中行、不能自性中到;自性應他性中行。是故佛說:「若佛與平等異,佛應行平等。但佛即是平等故,不行、不到」,非以智慧少故。

  須菩提白佛言:「若平等,凡夫乃至佛不可得異,今凡夫、聖人不應有差別!」
  佛可須菩提問:「平等中無差別,世諦故凡夫法中有差別。」

  復問:「若凡夫乃至佛無有差別,云何三寶大現於世間,大利益眾生?」
  佛答:「平等即是法寶,法寶即是佛寶、僧寶。」何以故?未得法時,不名為佛;得平等法故名為佛;得是平等法故,分別有須陀洹等差別。
  須菩提受佛教:「是法皆無合、無散,無色、無形、無對,一相所謂無相;唯佛有是力,於空、無相中,分別是凡夫、是聖人。」
\n【相關】法等忍
  • 大智度論辭典/一切法等.txt
  • 上一次變更: 2025/06/30 11:47
  • 127.0.0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