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利弗问菩萨生处
【经】卷38〈往生品 4〉: 舍利弗白佛言:“世尊!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,能如是习相应者,从何处终来生此间?从此间终,当生何处?”
【论】 问曰: 是般若波罗蜜中,众生毕竟不可得;如上品说:“舍利弗!如一切众生不可得,寿者、命者乃至知者、见者等众生诸异名字,皆空无实。”此中何以问“从何所来,去至何所上”?众生异名即是菩萨,众生无故,菩萨亦无。又此经中说:“菩萨但有名字,无有实法。”今舍利弗何以作此问? 答曰: 佛法中有二谛:一者、世谛,二者、第一义谛。为世谛故,说有众生;为第一义谛故,说众生无所有。 复有二种:有知名字相,有不知名字相;譬如军立密号,有知者,有不知者。 复有二种:有初习行,有久习行;有著者,有不著者;有知他意者,有不知他意者(虽有言辞,知其寄言以宣理)。 为不知名字相、初习行、著、不知他意者,故说“无众生”。 为知名字相、久习行、不著、知他意者,故说言“有众生”。 舍利弗以天眼明,见六道众生生死善恶,于此无疑;但不知从他方无量阿僧祇世界诸菩萨来者,故问。有诸大菩萨从此间终,生他方无量阿僧祇佛国,舍利弗天眼所不见,故问。
复次,有声闻人见菩萨行六波罗蜜,久住生死中,漏未尽故,集种种智慧、内外经书,而不证实际,未免生老病死,愍而轻之言:“此等命终,以三毒未尽故,当堕何处?如佛说:‘诸凡夫人,常开三恶道门;于三善道为客,于三恶处为家。三毒力强,过去世无量劫罪业积集,而不取涅槃,将受众苦,甚可愍之!’”如是等小乘人,轻愍是菩萨。 舍利弗于一切声闻中,为第一大法将,知有是事,欲令众生起敬心于菩萨,故问。
【相关】菩萨生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