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闻少说法空|三藏中不多说法空

【论】卷31〈序品 1〉: 问曰:   若一切法空是真实者,佛三藏中,何以多说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法?如《经》说:“佛告诸比丘!为汝说法,名为第一义空。何等是第一义空?眼生无所从来,灭亦无所去,但有业有业果报,作者不可得!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亦复如是。”   是中若说“生无所从来,灭亦无所去”,是常,常法不可得故无常;但有业及业果报,而作者不可得,是为声闻法中第一义空。云何言:“一切法空”?

答曰:   我,是一切诸烦恼根本,先著五众为我,然后著外物为我所;我所缚故而生贪恚,贪恚因缘故起诸业。如佛说“无作者”,则破一切法中我;若说“眼无所从来,灭亦无所去”,则说眼无常,若无常即是苦,苦即是非我、我所;我、我所无故,于一切法中心无所著;心无所著故,则不生结使;不生结使何用说空!以是故,三藏中,多说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,不多说一切法空。   复次,众生虽闻佛说无常、苦、空无我,而戏论诸法,为是人故说诸法空;若无我亦无我所,若无我、无我所,是即入空义。

问曰:   佛何以说“有业有果报”?若有业有果报,是则不空!(中略)

  复次,有人求诸法相著一法,若有若无,若常若无常等;以著法故,自法生爱,他法生恚,而起恶业;为是人故说诸法空,诸法空则无有法。所以者何?所可爱法,能生结使,能生结使,则是无明因缘,若生无明,云何是实?是为法空。   复次,众生有二种:一者、著世间;二者、求出世间。   求出世间,有上、中、下:上者利根,大心求佛道;中者中根,求辟支佛道;下者钝根,求声闻道。   为求佛道者,说六波罗蜜及法空;为求辟支佛者,说十二因缘及独行法;为求声闻者,说众生空及四真谛法。   声闻畏恶生死,闻众生空,及四真谛,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,不戏论诸法。如围中有鹿,既被毒箭,一向求脱,更无他念。   辟支佛虽厌老、病、死,犹能少观甚深因缘,亦能少度众生。譬如犀在围中,虽被毒箭,犹能顾恋其子。   菩萨虽厌老、病、死,能观诸法实相,究尽深入十二因缘,通达法空,入无量法性。譬如白香象王在猎围中,虽被箭射,顾视猎者心无所畏,及将营从安步而去。   以是故,三藏中不多说法空。

【相关】法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