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性空

【论】卷35〈报应品 2〉:   复次,佛自说因缘,所谓“菩萨、菩萨字性空。”是中虽但说菩萨字空,而五众亦空。   “空中无色,离色亦无空”者,“空”名法空,法空中乃无一毫法,何况麁色!“空亦不离色”,所以者何?破色故有空,云何言离色!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如是。何以故?佛自更说因缘,所谓“但有名字谓为菩提,但有名字谓为菩萨,但有名字谓为空”。(中略)

  复次,菩萨能如是观无生,不见离是不生不灭法,有生有灭、有垢有净。何以故?佛自说因缘:“一切法皆忆想分别、因缘和合故,强以名说。”不可说者是实义;可说者皆是名字。

【论】卷36〈习相应品 3〉: 问曰:   若法毕竟空,何以有名字? 答曰:   名字若是有,与法俱破;若无则不应难。名字与法俱无有异,以是故知一切法空。   复次,一切法实空。所以者何?无有一法定故,皆从多法和合生。若无有一,亦无有多。譬如树,根、茎、枝、叶和合故有假名树;若无树法,根、茎、枝、叶为谁和合?若无和合则无一法;若无一法则亦无多,初一、后多故。   复次,一切诸观语言戏论皆无实者,若世间常亦不然,世间无常亦不然;有众生、无众生,有边、无边,有我、无我,诸法实、诸法空皆不然。如先种种论议门中说。若是诸观戏论皆无者,云何不空?

【论】卷42〈集散品 9〉:   上来“非住、非不住门”破菩萨名字及诸法;今以“异门”破菩萨名字,无法可说为菩萨。何以故?菩萨非是五众,五众非是菩萨;五众中无菩萨,菩萨中无五众;五众不属菩萨,菩萨不属五众;离五众无菩萨,离菩萨无五众。如是菩萨名字不可得,当知是空。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。   譬如梦中有所见,皆是虚妄不可说,此梦中无有定法相——所谓五众、十二入、十八界,但有诳心。余影、响、焰、化,亦如是,但诳耳目!   如虚空,一切法中不可说,无相故。虚空与色相违故,不得说名为色;色尽处亦非虚空,更无别法故。若谓入出为虚空相,是事不然!是身业非虚空相;若无相,则无法。以是故,虚空但有名字。菩萨名字亦如是。

【属于】第一义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