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頁之翻譯:

zh:大智度論辭典:住戒取忍辱

住戒取忍辱

【经】卷80〈六度相摄品 68〉:   佛言:“菩萨摩诃萨住尸罗波罗蜜中,若有众生来节节支解,菩萨于是中不生瞋恚心,乃至一念;作是言:‘我得大利,众生来取我支节用,我无一念瞋恚。’是为菩萨住尸罗波罗蜜中取羼提波罗蜜。”

【论】   “取羼提波罗蜜”者,菩萨住尸罗波罗蜜欲具足忍辱波罗蜜,若众生来节节支解持去,乃至不生一念瞋心,何况起身口恶业!

问曰:   忍辱名一切侵夺能忍,何以但说“割截身体”? 答曰:   所著物有内、外:内名自身头目、髓脑等;外名妻子、珍宝等。虽俱是著处,内著最深。   复次,或有人虽随逐财物而死,亦是为身故。   又复人多惜身,时有惜财,惜财者少故不说。   复次,是人尚不惜身,何况余物!是故但说大因缘,当知已摄小者。

问曰:   “乃至不生一念瞋心”者,为是变化身?为是父母生身?若是变化身,则不足为奇;若是父母生身,未断结人,云何能不生一念瞋心? 答曰:   有人言:烦恼业因缘生身,是菩萨于无量劫,为众生修集慈心故,虽有割截不生瞋心。如慈母养育婴儿,虽复屎尿污身,以深爱故而不生瞋,又愍其无知;菩萨于众生亦如是。未得圣道者,皆如小儿;我为菩萨,应生慈心,当如父母,众生虽复加恶于我,我不应瞋。何以故?众生不自在,烦恼所使故。   复次,菩萨无量劫来常修毕竟空法,不见割者、骂者,亦不见善者、恶者,皆如幻、如梦;诸瞋恚者皆愚痴,若我报彼,与彼无异。   复次,菩萨作是念:“我应瞋处而不瞋,则为大利。”

【属于】住戒取五波罗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