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欲与道

【论】卷26〈序品 1〉:   佛因是告诸比丘:“从今日,若有比丘一心求涅槃背舍世间者,若欲著,听著价直十万两金衣,亦听食百味食。

【论】卷93〈净佛国土品 82〉: 问曰:   若尔者,毘尼中何以一比丘言:“我知佛法义,受五欲不妨道!”是比丘应呵,乃至三不止,摈出。

答曰:   佛法有二种:小乘、大乘;小乘中,薄福之人三毒偏多。   如《婆差经》中,佛说:“我白衣弟子,非一非二,乃至出五百人,受赤栴檀涂身及受好香花,妻子共卧,使令奴婢,而断三结得须陀洹;尽三结,薄三毒,得斯陀含。”是阿梨咤比丘闻是事,即言:“虽受五欲而不妨道!”不知是事佛为谁说。佛为白衣故说;此比丘持著出家法中说。是须陀洹、斯陀含等不作是言:“我尽形寿不犯欲!”以有余三毒故,时时忘道而发淫心。出家人于僧中口自誓言:“我尽形寿不犯淫欲!”佛言:“若出家人犯欲,则弃。”是比丘自誓而犯,是一罪;知佛所制而故违犯,是二罪。是比丘见白衣得道故,而以自身同彼,是故堕罪。

  净佛国土有二种众生:若出家,若在家。在家者,虽受五欲无罪,亦无所妨;如兜率陀诸天及郁单曰人,虽受五欲,不起重罪。出家众生,随佛所听出家五欲,亦无过咎。   小乘法中,为阿梨咤比丘说,薄福重罪之人,心多悔故。净佛土者,世世习行六波罗蜜、三解脱门,虽得五欲,亦不染著。如经中说,所谓“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,作是念:‘我当自入初禅,亦当教化众生入初禅’;四禅、四无量心,乃至三十七品亦如是。是菩萨作是愿:‘我作佛时,尽行四禅乃至三十七品。’”如是福德故,众生虽受五欲,不能为妨。

【相关】菩萨求五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