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种十二因缘
【论】卷80〈无尽方便品 67〉: 问曰: 若无无明,亦无诸行等,云何说十二因缘?
答曰: 说十二因缘有三种: 一者、凡夫肉眼所见,颠倒著我心,起诸烦恼、业,往来生死中。 二者、贤圣以法眼分别诸法,老、病、死,心厌,欲出世间。求老死因缘,由生故。是生由诸烦恼、业因缘。何以故?无烦恼人则不生。是故知烦恼为生因。烦恼因缘是无明。无明故,应舍而取、应取而舍。何者应舍?老病诸苦因缘烦恼应舍,以少颠倒乐因缘故而取。持戒、禅定、智慧、诸善根本,是涅槃乐因缘,是事应取而舍。是中无有知者、见者、作者。何以故?是法无定相,但从虚诳因缘相续生。行者知是虚诳不实,则不生戏论;是但灭苦故入于涅槃,不究尽求诸苦相。 三者、诸菩萨摩诃萨,大智人利根故,但求究尽十二因缘根本相,不以忧怖自没。求时不得定相,老法毕竟空,但从虚诳假名有。所以者何?分别诸法相者说:“老是心不相应行。”是相不可得。头白等是色相,非老相。二事不可得故无老相。(中略)如老,乃至无明亦如是。破无明,如上说。 菩萨观诸法实相毕竟空、无所有、无所得,亦不著是事故,于众生中而生大悲:众生愚痴故,于不实、颠倒、虚妄法中受诸苦恼。
初十二因缘,但是凡夫人故,于是中不求是非;第二十二因缘,二乘人及未得无生忍法菩萨所观;第三十二因缘,从得无生忍法乃至坐道场菩萨所观。 是故说:“无明虚空不可尽,乃至忧悲苦恼虚空不可尽故,菩萨行般若波罗蜜。” 如是深观因缘法,离诸边、颠倒者,边名常边、断灭边,有边、无边,实边、空边,世间有边等著诸边;颠倒者,无常中起常等诸颠倒烦恼。观是十二因缘法,诸边、颠倒灭。诸烦恼有二分:一者、外道邪见人名为边,二者、余众生烦恼名为颠倒。观十二因缘,是二种烦恼皆灭。 是第三十二因缘观甚深,唯诸菩萨坐道场者能观;先虽能观,未能具足。如《城譬喻经》中说:“佛言:‘我本未得道时,如是思惟:“众生可愍,深入崄道,所谓数数生,数数老,数数死,往来世间,不知出处。”我即时复作是念:“何因缘有老死?”如是求觅时,得实智慧,生因缘是老死等。’”是故知:第三观,坐道场乃得,如经广说。 \{\{0C812B23.jpg\}\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