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毘曇四禪定
【論】卷20〈序品 1〉: 四禪有二種:一者、淨禪,二者、無漏禪。云何名淨禪?有漏善五眾是;云何名無漏?無漏五眾。是四禪中所攝。 身、口業是色法,餘殘非色法。一切不可見,無對。 或有漏,或無漏:有漏者,善有漏五眾;無漏者,無漏五眾;皆是有為。有漏者色界繫,無漏者不繫。 禪攝身業、口業,及心不相應諸行,是非心,非心數法,非心相應;禪攝受眾、想眾,及相應行眾,是心數法,亦心相應;禪攝心、意、識,但心。
四禪或有隨心行非受相應,或受相應非隨心行,或隨心行亦受相應,或非隨心行非受相應。隨心行非受相應者,四禪攝身業、口業,隨心行心不相應諸行,及受。受相應非隨心行者,四禪攝心意識。隨心行亦受相應者,四禪攝想眾及相應行眾。非隨心行亦非受相應者,除四禪中攝隨心行,心不相應諸行,餘殘心不相應諸行。 想、行相應,亦如是。
是四禪中,三禪非隨覺行亦非觀相應。 初禪,或有隨覺行非觀相應,或觀相應非隨覺行,或有隨覺行亦觀相應,或有非隨覺行非觀相應。隨覺行非觀相應者,初禪攝身業、口業,及隨覺行心不相應諸行,及觀。觀相應非隨覺行者,謂覺。 隨覺行亦觀相應者,覺觀相應諸心心數法。 非隨覺行亦非觀相應者,除隨覺行心不相應諸行,餘殘心不相應諸行。
四禪皆有因緣,亦與因緣。四禪中: 初禪,或次第非與次第緣,或次第亦與次第緣,或非次第亦非與次第緣。 次第非與次第緣者,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法。次第亦與次第緣者,過去、現在心心數法。非次第亦不與次第緣者,除未來世欲生心心數法,餘殘未來世中心心數法,身業、口業及心不相應諸行。 第二、第三禪亦如是。 第四禪,次第不與次第緣者,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法,及無想定若生、若欲生。次第亦與次第緣者,過去、現在心心數法。非次第亦非與次第緣者,除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法,餘殘未來世心心數法;除心次第心不相應諸行,餘殘心不相應諸行,及身業、口業。
四禪中攝身業、口業,及心不相應諸行,與緣非緣;餘殘亦緣亦與緣。 是四禪亦增上緣,亦與增上緣。 如是等,《阿毘曇》分中廣分別。